国家节能车目录_国家第九批节能汽车推广名录
1.汉中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特点
2.广西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有多少项
3.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4.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行
5.陈文武的个人成就
汉中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特点
汉中,简称“汉”,美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大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全市辖十县一区,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现任市委书记张会民、市长胡润泽、市政协主席魏建民。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有“秦巴天府”之称,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截止2006年第六批[1]),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截止2008年第五批[2]);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1个(截止2004年),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截止2009年),国家水利风景区3个(截止2009年第九批),国家森林公园4个(截止2009年)。
时任汉中市市长的田杰曾说:汉中的特色不仅仅在于汉文化,之所以能成就刘邦的汉室大业,则是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生态的多样性。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间为汉中平原。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著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 汉中南湖风景区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田杰认为,“‘南水北调’不仅有利于调入水的地区,也有利于调出水的地区。为保证调往京、津、冀地区的水质,我们必须对汉江流域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防止污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实际上就提升了汉中的文明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现代化水平,让汉中古城更具品味!”
汉中夜景汉中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如秦、唐、宋等)是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治所存在的,例如在秦代设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秦为郡县二级制,郡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蜀郡),唐代中期汉中为山南西道的首府所在地(唐开元至五代时为道、州、县三级制,道为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剑南道),北宋汉中曾为利州路的治所兴元府所在地(宋设路、州、县三级制,路为宋一级行政单位,成都地区属于成都府路)。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逐渐撤消了汉中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治所的地位,并入以关中地区为治所的行政单位,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在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案例中,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即使现在看来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汉中历史悠久,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 古汉台望江楼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这里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里、四大发明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封地和葬地,三国大将魏延葬地。韩信、诸葛亮、曹操等帝王将相曾在这里建功立业,李白、杜甫、陆游、苏轼等伟大诗人曾探访、辗转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留下了瑰丽的墨迹诗章。
民风民俗
陕南民歌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不似关中陕北民歌粗犷豪放。
锣鼓草
山区农民集体换工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群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随情编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劳动者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社火
全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溶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焰火
又称“放花”。一般于春节或元宵节等喜庆节日放焰火。洋县磨子桥焰火自清代以来为最著名者,曾奉调入京参加国庆焰火晚会。主要有竿子花、笸篮花、马花、冲天炮、满天星、流星赶月、闹龙宫、火树银花、连珠炮等160多个品种,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汉调二簧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20世纪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汉调桄桄
又称汉中梆子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色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
端公戏
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编辑本段
特色饮食
汉中面皮
受民俗“南米北面”的影响,改变了原材料是面粉的做法:大米浸泡、磨浆,加水稀稠相宜,蒸成薄片,待冷却后切成条,具有色白、薄 汉中面皮、光、嫩、细、柔、韧、香等特点,再辅以豆芽、菠菜、胡萝卜丝,芝麻酱、辣椒油、大蒜汁或生姜汁,芥茉、五香粉、精盐等调料。凉拌后红绿相映、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食之爽口,气味芳香,风味独特。面皮除凉食外,还可切片晒干油炸,雪白透亮,香酥迷人,在宴席可与虾片媲美;还有炒、烩等吃法。为本地风味独特的地方名小吃。值得一提的是,面皮大多是米做的,因为柔嫩、劲道恰似皮条,故名之,汉中人甚喜食。与菜豆腐搭配是汉中人最喜欢的早餐。
菜豆腐
菜豆腐,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原为招待客人的佳肴,现为大众化食品。将黄豆浸泡、磨浆 汉中菜豆腐,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豆腐质地细嫩,色泽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粥,快 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该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余味无穷。
浆水面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 汉中浆水面菜、芹菜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色变成金**,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色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回味无穷,是汉中有名的风味小吃。
凉粉
凉粉是以冰豆凉粉、豌豆凉粉为上品,米凉粉次之。汉台区铺镇的冰豆凉粉更为可口。制作凉粉的方法非常简单:以豌豆、胡豆或扁豆(槟豆)为原料,浸入水中泡胀磨浆,去掉粗渣,经漂滤沉淀,掺入适量清水置锅内烧火加热,边搅边煮,呈浆糊状时舀在盆里,冷却后就成凉粉。如果趁凉粉没有冷却之前佐料热食,便称为吃“热凉粉”。吃法比较讲究,在同一盆中的凉粉可分为两种,即块片和糊状,可任选其一,或兼而食之。热凉粉的调料与凉粉调料迥然不同。事先要配制,熬好调料汤,把大香、花椒、胡椒等加水煮沸,再加入油盐和少量干粉,熬成稀糊。食用时不用盐、酱、醋,只要在热凉粉碗里浇上红油辣椒和调料汤就行了。味香色佳,经济实惠。
粉皮
粉皮,又称粉皮子、片皮,入口有咸、酸、辣、香、冲等味,嚼之光滑柔韧。粉皮是由生长在山上的蕨菜根茎捣碎,取其淀粉加工而成。民间的制作过程是将蕨粉稀释,加微量明矾搅成糊状,舀进平底小烫锅,让烫锅浮在沸水上,随即左右旋转,让糊状浆汁均匀铺开,再放在冷开水中降温,待收汗后捞出来切成条状,色泽鲜亮,柔滑如皮条,筋丝好,有弹性。粉皮的调味非常讲究,一般都佐以少许的菠菜、豆芽、红萝卜、调入盐、醋、酱油、芥末、姜蒜汁、红油辣椒及味精,颇能诱发食欲。
红豆腐
全市各县均产,以城固县上元观镇红豆腐最为著名。用优质黄豆制成豆腐块,切一寸见方,恒温发酵,以食盐、花椒、大香、桂皮、良姜、砂仁等19种调味品浸拌淹渍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酱调制混合入坛密封,用自然气温调节坛内温度,使二次发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观枣红色,内呈杏**。具有松软、细腻、咸辣、尾味醇厚、清香爽口、余味悠长等特点。1981年全国调味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同类产品第三名。
黄酒
洋县、城固等县生产,以洋县谢村黄酒最为著名。谢村黄酒自清同治元年(1862)始酿,迄今仍享盛誉。黄酒以小麦作曲料,用乌药、栀子、肉桂、黄柏、细辛、当归、菊花等10多种中药材制成酒曲,精酿而成,酒味香醇浓郁,色泽橙亮透明,深受消费者喜爱。
罐罐茶
略阳县传统茶点,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后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加清油,调以茴香、藿香、生姜、食盐、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来时,煮茶就以早点而饮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此种茶食本为氐 羌人生活习俗,流传至今。
西乡牛肉干
相传有100多年历史,采用优质“西镇牛”肉为原料,烘烤而成,皮呈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酥可口,含蛋白质较高,曾作为招待外宾的佳肴。
汉中米糕馍米糕馍
是城乡老幼皆宜的食品。以大米为原料打浆发酵蒸制而成。味甜、柔软易消化。还有一种以玉米为原料磨浆加食碱的蒸制而成的叫碱水馍。可直接食用也可切片炒肥肉,味道颇佳,秦巴山区县制作较多。
松花变蛋
西乡县传统食品,久享盛名,用松柏树枝等物包裹腌制而成。其风格独特,蛋清部分透明,隐约可见朵朵松花、翠柏,间有桔红、淡红、棕红色;蛋黄部分层次分明,墨绿、桃红、桔黄三色相间,咸淡适中,味美清爽。
宁强王家核桃饼
宁强县传统风味小吃。王记福兴老字号核桃饼开业于清乾隆年间,其技艺代代相传至今。其特点是:色泽金黄,油酥可口,久贮不变。
锅贴
汉中锅贴据说在隋朝末期,政治腐败,兵慌马乱,战势处于下风,做饭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难吃上热饭。有一天,那炊事员将锅烧热,准备给带兵的将领煮面,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战斗的号角声,那厨子慌乱之下将未拉长的面条扔进锅里,等他开锅后才发现原来锅里根本没加水,面条全贴在了锅边,上面还是软的,下面已镀上了一层金黄,这时也故不了那么多,拿出来一吃,嘿,上软下脆,还很爽口。隋朝虽然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但这种面食却流传至今,便演化成了今天的锅贴。后来人们在制作锅贴的工艺上做了更新,又添加了许多佐料,经过水蒸油煎,不仅保留了锅贴松软酥脆的舒适口感,吃起来油滋滋的,回味无穷。
腊汁肉
腊汁肉即用腊汁煮出来的肉。但它不同于干腊肉,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干腊肉是用烟熏腊的;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卤肉,卤肉是用卤法制作的肉,即用盐水、五香料或酱油制成卤水,将肉放进卤水里煮熟即成。而腊汁肉不加姜葱、料酒,也不用加糖来调色,只需用几味中草药及香料与肉同煮即可。汉中腊汁肉所用中草药及香料为甘松,山奈,荜拨,良姜,砂仁,白蔻,细辛,白芷,肉桂,丁香,另加大茴香、小茴香、草果。这几种药料混杂在一起,制成药料包,即可用来熬制腊汁。将药料包放入清水锅里,以旺火烧开,再以小火慢慢熬出味,调入精盐后,即可放入肉料同煮。所用肉料以猪杂碎(即猪头、猪肝、猪肚、猪心、猪蹄等)为主,牛肉、驴肉、狗肉及鸡、鸭、干鱼等也可选用。煮时用文火,慢慢地熬,让肉充分入色入味。肉不宜煮烂,要恰到好处,约40分钟左右,将肉捞出,经验丰富的家庭主妇,闻其味便可知肉的生熟程度。煮熟后的腊汁肉,黑里透红,香味扑鼻,观其色,闻其味,不食也会满口生津。
腊肉
腊肉,又叫烟熏肉。每逢冬腊月,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
黑米与黑米酒
洋县水乡一带为我国特异大米种类黑米祖产地,解放后在全县推广,质量优良,全国各地引进种植。洋县等地以黑米为原料,制作多种特色食品,现已建成黑米酒、饮料、快餐粥等食品生产企业多家,产品荣获国际国内多项大奖,并销往国内外各地市场。
石门麻辣豆瓣鱼
石门麻辣豆瓣鱼,见长于活鱼快做,鱼鲜肉嫩入味爽口,红油漫浸柔辣不腻,麻中透香回味悠长。始创于石门水库大坝,后迁于现址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所在地褒河街褒姒路口,该馆不断创新,推出有口味各异的鱼宴系列佳肴,“去石门旅游,到褒河吃鱼”已成为汉中人饱眼福、享口福的一道风景线。
汉中梆梆面
汉中梆梆面,用上等白面粉精制而成。因多在夜晚挑担上市,敲梆叫卖而得名。基本制作工艺是,将面粉用水和成硬面团,饧5分钟后盘揉,用擀杖擀成极薄面片,切成韭菜叶宽的面条。炒锅置火上倒入菜籽油,烧七成热时离火,凉至五成热时,放入辣椒面,制成油辣椒。生姜捣成汁,大葱切成葱花,酱油、醋分别熬开。在碗内加适量酱油、醋、精盐、油辣椒、姜汁、花椒粉、葱花等,加入少量清汤。捞入煮熟的面条,淋上熟猪油即成。
柿饼
古为朝廷贡品。将成熟的柿子去皮后制作成干果食品。宁强代家坝的柿饼为好,个大、质软、雪面红瓤、味道甘美,曾远销省内外,出口东南亚及日本等国。
麻辣鸡
用鲜活公鸡加工制成,色泽金黄,余味浓长,味兼麻辣。为群众节日佳肴和招待宾客之名菜。宁强县城制作者最好。
汉中板鸭
鲜活麻鸭为原料烤制而成,色泽黄亮,美味可口。
香油散子、油炸豆腐饺子
香油散子是细拉圆面条绕在大竹筷子下锅后绕成萝形炸成,又酥又脆,百吃不烦。炸豆腐饺子,是一种素食,加上韭菜,咬开一股子香味扑鼻。
油茶
大锅熬熟面粉成稀糊拉汤加上调料、姜米和大头菜颗和油辣子,上面抓些油散子算一碗。冬天喝起来可以暖胃。散子带脆,软中有硬,堪称佳食。
秦巴中华猕猴桃酒
陕南秦巴山区盛产猕猴桃,利用秦巴山区特产的优质中华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质酒曲,经破碎、压汁、分离、澄清、发酵、精酿而成。再经净化处理、冷冻杀菌,可长期保存。汉中的许多县都已酿造出中华猕猴桃酒,比较著名的有洋县、勉县、南郑等县市所产中华猕猴桃酒。
蒸雪糕
是糯米粉放在欲子里,加小豆带水糖。用刀刽一块一块卖。割一块,上边是红色的糖,中为白色的糕,下边豆沙粒,三色三层,带艺术色彩,吃起来柔软可口。
广西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有多少项
广西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有23项。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该批名录共计201项,其中,传统医药类项目23项。涉及182个申报地区或单位,代表性传承人131人。其中,广西“壮医药”入榜,“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先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全区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要求,积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推动非遗的创造性传承,不断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强区作出新贡献。
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广西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传统医药项目具有独特的医学理念、诊疗方法和药物配方,不仅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传承,也在国内外医药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广西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些传统医药项目不仅是一种医疗方法,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许多传统医药项目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一些传统医药项目被纳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此外,广西传统医药项目还在国内外学术界、医疗界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
2004年2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法国巴黎宣布,中国黄山等8处地质公园首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这8处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是:安徽黄山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地质公园、河南云台山地质公园、云南石林地质公园、广东丹霞地质公园、湖南张家界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 地质公园和河南嵩山地质公园。
中国有45个国家地质公园,首次参加评选的8处国家地质公园经过国内专家的严格筛选和评审,在地质、地貌、地球科普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各具优势。
2004年中国第一批八处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云南)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张家界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湖南)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2005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在巴黎宣布,我国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四家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5年中国第二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浙江)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2006年9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召开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会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专家对各国申报的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进行评审。
其中中国泰山(山东)、中国王屋山—黛眉山(河南)、中国雷琼(广东、海南)、中国房山(北京、河北)、中国镜泊湖(黑龙江)和中国伏牛山(河南)地质公园被评定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6年中国第三批六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山东)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广东)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北京,河北)
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黑龙江)
中国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
2008年1月中国第四批两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江西)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四川)
2009年8月23日,世界地质公园举办第三届国际地质公园发展研讨会,陕西秦岭地质公园和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第五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中国第五批两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陕西)
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
2010年10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正式宣布,又有来自9个国家的11处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其中包含两处中国地质公园,中国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和福建的宁德地质公园成功入选。
2010年中国第六批两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广西)(2010)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福建)
兔耳岭风景区(2010)
2011年中国第七批两处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安徽)
香港世界地质公园(香港)
2012年中国第八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
2013年中国第九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延庆世界地质公园、湖北神农架地质公园。
2014年中国第十批入选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昆仑山地质公园、大理苍山地质公园
2015年敦煌世界地质公园、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行
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行,个人认为我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有(排名部分先后):成都、杭州、厦门、青岛、威海、大连、桂林、苏州、昆明、丽江等。1、成都“天府之国”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很多。小吃可以说是成都的一大特色,各式各样美味的小吃让你回味无穷。很多去成都旅游过的人都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2、杭州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3、厦门厦门是一个城市的繁荣是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是最具有生活价值的城市。4、青岛青岛是因为海中有座小青岛而得名。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以多姿多采的旅游名胜和天然良港驰名中外。5、威海威海气候宜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适宜旅游。威海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苹果、三季梨、海米、大是、海参和多种鱼类。6、大连大连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1%,人们称赞大连像新加坡一样,不是花园建在城市里,而是城市建在花园里,2001年,大连荣获“全球环境500佳”称号。大连环境绝佳,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称,是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最大的港口城市。7、桂林桂林中国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她拥有得天独厚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是闪烁在祖国南方、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一颗璀璨名珠。8、苏州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9、丽江丽江位于横断山区,夏天十分凉快,空气湿度也比较大,感觉十分不错,而且工作压力也很小,适合小资生活。10、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沿湖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享有“春城”的美誉,也是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这些城市都非常适宜居住,还真不好排名先后,还是以个人所见吧。
陈文武的个人成就
陈文武成长及艺术年表
1973年生于江西省玉山县童坊乡(现为怀玉乡)锦溪村,祖辈都是以种田制砚为生的庄稼汉。自幼深受父母影响,刻苦好学,5岁便于兄弟们一起参加生产队劳动,七岁念小学,12岁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被童坊初级中学录取。为了攒得学费,砍柴火买棒冰……等苦活累活无一不能,无一不干。14岁那年,因家境贫困初三年级辍学,进入砚台厂当学徒工。次年拜当地名匠瞿炳金先生为师学习砚雕艺术。2年后,推销产品。浪迹天涯,节衣缩食,遍访名山大川,观摩历代石刻艺术。 1991年至1994年在家乡创办砚台厂,带领多名穷小伙(徒弟),雕刻制造出各种造型奇特的罗纹砚走俏市场。兼并了因长期亏损而被迫停产的乡镇集体企业“江西省玉山县童坊砚台厂。” 1995年转化传统的手工制砚工艺流程,把原来综合性一条龙的工厂式经营转换为以公司带农户的经营模式,使砚台生产企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在全县推广。 1996年4月6日该厂作为全县改制企业的典型迎来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首的全县六套班子位临现场考察。同年在玉山城创办“雅文阁三清山文化旅游购物中心”;连续几年被乡、县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先进纳税个人”等称号。 1997年为表达香港回归的激情,创作了一方1.47X1.1米,重达八百公斤,刻有56条龙,形似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巨砚无偿捐献给政府,事迹分别在《上饶商讯》、《上饶日报》、《江西日报》等媒体报导;同年应邀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请山北山门设计制作山徽;为玉山县人民政府设计制作赠送给江苏龙山集团的《龙山巨砚》和《龙山》标志,给玉山招商引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8年2月作品得到国际互联网总裁布鲁斯-艾利特总裁的高度赞赏,并收藏《九九归一》、《松桩石壶》两作品;3月当选为玉山县第四次文代会代表、美协理事;9月应原中国书协理事、舒同博物馆馆长舒关关先生邀请,为舒同博物馆携刻、李鹏、张震等党和国家***的题词;10月怀玉砚作品《硕果累累》等作品入选“中国国际民博会”荣获“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 1999年为‘博士的摇篮’玉山一中设计制作六十周年校庆礼品。从师著名书画篆刻家胡润芝先生学习金石书画艺术。 2000年砚雕作品《中国龙》、《古币石壶》等十七件作品入展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江西省民间艺术之乡精品展”,其中《中国龙》砚在精品展作品集封底出版发表。 2001年《砚雕艺术浅谈》、《漫淡古今砚铭》、《选砚辨砚与养砚》等多篇论文在《上饶日报》、《中国美术论文集》发表入载;木刻作品《龙》在“新世纪首届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展”中荣获金奖;石刻作品《凤池龙璧》入载《中国书画艺术博览》;国庆期间自费组织主办了‘上饶市首届“世纪怀”书画艺术大赛’,为上饶书画文化的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2002年砚雕作品《和平的旋律》在“全国美术书法大展赛”中荣获银奖;入载《中华传世宝典》、《石雕套壶》在“江西省二届民间艺术精品展”中荣获二等奖,并获“江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师”称号。 2004年砚雕作品《硕果累累》、《双龙砣矶》等作品,入选“中国首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并获奖;选送“第三届国际民博会精品展”,入载《中国民间艺术精品集》;砚作《石魂》在“中国十佳艺人”评选中荣获优秀创作奖。《素月流天》、《岁寒三友》两方砚作被天津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古币石壶》及略传在6月30日中国文物报发表。十月应上饶市信州区史志办之邀,为《上饶市志》一书设计封面,并有多件作品入载其中;作品《中国龙》入载《玉山县志》;作品和略传在香港《天眼》杂志发表。 2005年砚作《龙腾盛世》入选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并获奖。 2006年当选为江西省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省民协理事;论文《中国印的文化与艺术》在上饶晚报发表。 2007年4月24日,江西日报公布,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家”。8月在京城百工坊成功举办个人石刻作品展;论文《中国怀玉砚考》在《上饶晚报》发表。
2008年先后在石家庄,天津,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大庆,长沙,南昌等城市举办展览;10月应中央美术学院邀请在央美术学院举行《传统文化遗产专题》砚文化及制作工艺。陈文武石壶石砚被上饶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玉岩石光壶----《倒把西施》荣获中国(集美)首届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并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百花奖”提名。 2009年三月玉岩石壶作品《辍球》在全国第七届工艺品旅游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4月《怀玉蝉砚》在 2009中国海峡两岸艺术品博览会荣获铜奖;5月玉岩石壶作品《众志成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六月论文《怀玉砚古今谈》在《上饶文史》发表;七月应邀为中宣部授于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怀玉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碑”雕刻碑文;八月石刻作品《祖孙同乐》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民间工艺美术品类);怀玉砚《海天旭日》荣获中国文联,吉林省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博览会”银奖。 2010年元月被江西省轻工办、省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作品《世博之花》被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采纳为特许商品,并荣获2010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作品《亚运雄风2010》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作品奖;作品玉岩石壶、怀玉砚成为中国第二届绿化博览会十佳非遗项目,荣获“最佳作品奖”。 2011年4月,陈文武一件《五龙戏水》作品一举拍卖4.5万元,他全部捐给爱心基金,援助40为失学儿童的学习费用,被广东狮子会授予“慈善之星”荣誉称号!6月怀玉砚、玉岩石壶作品入选参加“2011中国现代名家作品欧洲巡展”先后在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瑞典等国家展出,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张军先生以及欧洲观众和旅欧华人华侨的高度赞赏;其中《怀玉箕型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大使馆永久收藏;7月8日正式收到第九批国家职业技能认证等级评审结果通知,获得“中华高级传统工艺美术师”并授予陈文武同志“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称号;10月中国民间艺人节获得“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称号! 2012年8月《事事如意--笔筒》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吉林省政府主办的“中国(长春)第七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组建成立上饶市首家民间保护国家财产的机构“玉山县怀玉锦溪塔文物保护理事会”;怀玉砚协会、怀玉砚研究所。
2013年3月,怀玉砚雕刻技艺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保护项目;并成立“怀玉砚雕刻技艺传习所”;5月怀玉砚作品《松鹤延年》荣获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8月玉岩石光壶《秦权》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吉林省政府主办的“中国(长春)第八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