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限购令政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论文怎么写_汽车限购令政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论文
1.刺激汽车消费为何总是知易行难?过关2020到底在考验谁?
2.透视最新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增加汽车限购指标这招还能撑多久?
3.是时候鼓励汽车消费|限购松绑还是减税刺激?
4.中国车市再次经历寒冬,取消限购真的是为了“就市”吗?
5.五大专家建言汽车限购:保证公平、系统、透明
6.调查报告:政策变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深远
刺激汽车消费为何总是知易行难?过关2020到底在考验谁?
严控疫情,引发了诸多有关经济形势的讨论。前几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一篇重要讲话文章,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部分,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此等积极信号,令汽车行业振奋不已。
01
去年一直很“积极”
回顾2019年,车市结束28年连续增长后的第二个年头,积极的政策信号其实一直都在:
2019年1月28日,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以促进汽车消费。
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2019年8月,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
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称,要稳住汽车消费的大头,研究取消限制消费的政策,稳住汽车等消费大头。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尤记去年今时,第一个积极信号释放出来后,行业内还表达出不少企盼,希望可以重现2009年经济刺激及“汽车下乡”利好;但事实证明,这一次的救市动作并没有那么直接。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降幅比2018年分别扩大3.3和5.4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降幅大于总体数据。
当然,2019年也有乐观向好的趋势。尽管上半年连月呈现负增长,但下半年逐步好转,翘尾效应呈现,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
好不容易稳住了并迎来转机,可2020年开局就被疫情“搅局”。车市一季度必定难过,尤其是对于资金链紧绷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更是面临生死存亡问题——行业内再次燃起对扶持政策的高度渴求,既包括生产端,也包括消费端。
02
知易行难?难在哪里?
那么,问题来了。积极信号过去已经动员了一整年,究竟有多少被落实了呢?不难发现,几轮政策的放宽都指向限牌限购的城市。2019年以前,全国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石家庄、贵阳等城市以及海南省实行汽车号牌限购政策。
去年6月2日,深圳、广州率先松绑,称两地今明两年将分别新增10万和8万个车牌指标;去年6月29日,海南省公安厅也发布通告,将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面放开新能源小客车增量指标申请资格条件及数量;去年9月12日,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关于废止有关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相关公告的通告》,成为首个完全放开汽车限购的城市——除上述省城之外,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石家庄暂时未对现行政策作出调整。
理性来说,这几个城市的松绑方案没有可比性,短期来看也没有效仿跟进的可行性。因为实施汽车“放开限购“对于地方而言,有两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第一,税收问题。据了解,与汽车相关的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消费税、燃油税(成品油消费税)中,只有车船税归地方政府所有,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例较低。因此,地方执行缺乏积极行。
第二,管理复杂。一旦放开限购,地方政府还需面临由此带来的交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尤其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汽车消费已被压抑很久,如果贸然放开,恐怕引发既有交通管理的混乱。
站在地方角度,相比发展房地产,刺激汽车消费似乎就是费力不讨好,故积极性不高着实能够理解——那是否意味着地方的执行力度会一直这样温和呢?《车业杂谈》认为今年或许会加速迎来变革,当下疫情防控所致的不利影响起到了一个倒逼催化的作用。
03
2020年将迎来空前利好?且慢
疫情发生之后,佛山成为首个出台汽车“救市“方案的地方。按照相应所示,佛山号牌车主旧车售或汽车报废注销证明购买新车,每辆车的补助金额为3000元;如同一消费者一次性购买的大、中、重型客运、载货汽车(车辆单价不少于50万元)达到5台及以上,每辆车补助可达5000元;如消费者购买新车,补助金额为2000元。
不如放开限购那般猛烈,像佛山这样针对消费端的利好刺激或许也是一种提振思路。疫情终将结束,此后的汽车市场能否快速恢复正常,一方面受制于是汽车生产链的复工复产效率,一方面是稳定经济秩序下消费需求的持续性。两者紧密衔接起来,才能保证2020年车市平稳——如何把2月乃至第一季度落下的进程补起来,绝非仅仅是车企的难题。
根据相关金融机构目前对今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来看,大部分的结论还是趋于平稳向好,但这种判断的前提条件多基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同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搞好经济工作尤为重要,而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体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以及“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新四化发展方向确认,汽车产业所牵连的远远不局限于制造业——相关方案的落实压力或许不得不下沉到地方了。
所以,从当下情形和宏观层面来看,“救市“力度多将大于2019年。假如说,去年的利好政策更偏向于稳信心,那么今年的政策将更有希望是实质性拉动。那么,车企的机会在哪里?这里面可能包括三四级及以下市场空间的进一步释放、进一步稳定的高端化市场力保自主品牌向上、皮卡等小众市场逐步放开、鼓励更多车企”走出去“布局国际市场等等。
但《车业杂谈》认为,以上是基于2019年各项方案的推进,力度或增大,过去地方层面的执行问题当下仍然无可回避,比如财税制度改革进度和地方治理水平的提升,这都不是一纸政令能够轻易解决的,需要反复研讨和试行调整。
所以,2020年的车市和最高政策导向有关,关键还看地方响应效率。
经过此次疫情,2020年的汽车产销或许能迎来不少“弥补”式利好政策,但对于本身就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中小企业而言,远水也解不了近渴;而今年,拥有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存量优势的大型汽车企业,也仍需保持“小火慢炖”的耐心修炼内功,才能等来下个阶段的胜利。
写在最后:据行业预测,中国汽车年销量的峰值在4000万台以上——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透视最新稳定汽车消费政策:增加汽车限购指标这招还能撑多久?
1月的车市销量透露着极深的寒意。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累计销量194.1万辆,同比下降了18%之多。汽车增速狂奔十年之后,下滑态势越演越烈,从微增长2.1%到双位数的负增长,“寒冬”越来越冷,丝毫不见回暖之意。
加上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工作日减少一周,且春节期间本就不是传统的汽车消费旺季,造成1月的销量数据十分难看。而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4S店纷纷推迟复工时间,消费者前往门店购车的欲望大幅降低,二月和三月的销量前景未免令人越发担忧。
此时,商务部公开表示将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更是说明刺激汽车消费刻不容缓。
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消费者就会买账?
在发布会上,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被提上日程。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还是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因为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来说,购车的最大阻碍就是没有购车指标。摇号机率太低,车牌竞价价格太高,令有心买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以深圳为例,2015年其每月平均成交价仅为2.6万元,此后便一路上涨,从2016年的4万元到2017年的5.4万元,再到2018年的6.1万元,短短几年时间翻了两倍还不止。尽管2019年价格有所回落,平均成交价也来到了5.05万元。但对于一个工薪家庭来说,这笔支出并不容易。?
回顾去年以来广州车牌竞价价格的个人平均成交价,最高峰出现在2019年的5月,高达42846元,个人最低成交价为40000元。而6月份开始,车牌竞价价格便大幅走低,从4.2万元到2.8万元,仅用了一个月。到2019年12月,车牌竞价价格已经来到了15461元,个人最低成交价为13800元。
拐点出现在6月份,必然事出有因。原来在2019年6月2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明确在目前12万个配置增量指标的基础上,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深圳的车牌竞价月平均成交价得以回落,也与此相关。因为在同期,深圳方面也宣布了增加增量指标额度。
购车指标大幅增加,车牌竞价价格明显下跌。这也说明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确实有效。问题在于,需要增加限购指标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其拥堵情况日益剧增,汽车保有量早已饱和,促进汽车消费、汽车销量增长后,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为救市,押注在新能源汽车、汽车升级可行吗?
为盘活汽车市场,2019年,汽车下乡补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等政策先后台。但车企“自娱自乐”的下乡补贴政策并没有打动目标消费者,二手车限迁在执行起来后依旧困难重重。加上车市下行的大环境难以改变,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继续暴跌。
那么,押注在新能源汽车和汽车以旧换新可行吗?
先来说说新能源汽车。当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单独被列入节能车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则不在新能源汽车范围内,也不能享受大幅的补贴。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在节能环保方面要比燃油车表现好太多,前者可纯电行驶也可像普通燃油车型一样加油,基本上没有续航里程焦虑;后者完全依靠纯电行驶,续航里程、充电桩完善程度以及电池安全都是潜在用户的关注重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由于制造成本居高不下,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相比燃油车也水涨船高。而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的售价已经能与燃油车持平,当前大受消费者青睐。
不过,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用户的摇号烦恼,属于买车送牌。尤其是对于北上深三地的居民来说,一牌难求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相比之下广州的车牌竞价成交价要低很多)。因此,依靠新能源汽车刺激市场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亟需新能源汽车的一线大城市面临着拥堵加剧的困境,而三四线城市则完全可以通过购买燃油车来解决用车需求。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也并非不可行,但受到疫情影响,许多行业在今年一季度进入“寒冬”,也让千万人的收入有所降低。此时汽车以旧换新的需求不够迫切。简单来说,手上没钱了,车子能开就开着先吧……
汽车产业链绵长,又是经济支柱之一,稳住汽车消费,可以说势在必行。但经济发展有其周期性规律,汽车销量飞速增长逾十年之久,再上一层楼并非易事。只有深层次的行业调整,优胜劣汰,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再度迎来汽车行业的黄金时代。阵痛,也是难免的。1月的车市销量透露着极深的寒意。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累计销量194.1万辆,同比下降了18%之多。汽车增速狂奔十年之后,下滑态势越演越烈,从微增长2.1%到双位数的负增长,“寒冬”越来越冷,丝毫不见回暖之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是时候鼓励汽车消费|限购松绑还是减税刺激?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等限购城市能否响应号召放开汽车限购政策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文?|?杜巧梅?汪杨清
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登了国家***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
文章中明确指出:“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在稳定居民消费的措施中,文章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对此,多位汽车行业专家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这对于促进汽车消费是绝对的利好消息,刺激汽车消费对于改善目前汽车产业面临的困难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正面临发展压力。自2018年7月开始,中国汽车业已经连续负增长18个月,而新冠肺炎疫情又使汽车产业雪上加霜。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网络信息发布会上指出,疫情对国内汽车工业亦产生了一系列冲击。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企业生产进度受阻、企业出口困难增加、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以及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等因素,对本来就下行压力较大的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影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统计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于2003年非典,将令原本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
而来自于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预测显示,今年2月汽车零售销量预计下滑30%以上。
在此环境下,中央、各地政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出台政策为企业减负,提振消费,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鼓励居民私家车出行的政策也在近期逐步实施。
2月15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为加强公路保通保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经同意,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具体截止时间另行通知。
此外,地方政府开始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日前,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率先发布《关于印发佛山市促进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对市内购买“国六”标准排量汽车给予2000-5000元的资金补助,打响地方促进汽车消费第一枪。
同时,为提升当地消费者在汽车消费方面的积极性,佛山市还在简化购车登记手续方面作出规定,例如增加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数量、增加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可办业务种类、简化汽车抵押登记手续、优化汽车登记业务流程等。
作为促进佛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加快推进汽车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上述通知将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
明确政策目标是关键
“目前疫情及相关情况尚不明确,需要主要零部件和整车企业提出相关建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方面表示,去年国家对汽车的消费促进出台了很多政策,如果能把包括刺激二手车流通、解除限行限购等一系列汽车消费政策落实,则对国内汽车市场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智库君梳理发现,自2019年以来,为了稳住汽车消费,相关部委已多次在政策中提及促进汽车消费措施。
2019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促进汽车消费。
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且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
2019年8月,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以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稳住汽车消费的大头,研究取消限制消费的政策。稳住汽车等消费大头。破除汽车消费限制,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
另外,商务部、发改委等十部委还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涉及汽车下乡、皮卡进城等六项消费刺激措施。
“以上这些政策是很好的方向,但刺激消费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2月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方向目标不明确。“当时政策制定是为了改变体制机制障碍,没有一个确定性目标,比如为拉动整个汽车工业服务、保证汽车和消费都要回升到合理的水平。”崔东树表示,“此次政策思路面对的是突发疫情对汽车消费带来的影响,促消费目标明确,因此,我们有信心2020年汽车消费能恢复起来。”
限购城市如何“松绑”?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据崔东树预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减少2020年汽车销量约百万辆,当前限购地区的汽车号牌配额总数约50-60万个,若能新增20-30万个配额,将对提振车市有一定贡献,并能促进消费者信心恢复。
因此,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等限购城市能否响应号召放开汽车限购政策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限购城市而言,如果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增加牌照配额的难度也很大,短时间内放开限购或增加牌照的可能性不大。”有业内人士对智库君表示。2019年,在号召解除汽车限购政策方面,仅有广州、深圳两地增配18万辆摇号指标,贵阳部分放松了汽车购买限制。
“交通拥堵和环保一直是北京市的难题,相对于其他城市,北京有其特殊性,如果要完全放开,难度非常大。”崔东树告诉智库君,在城市约束性比较大的地方,需要政府创新工作的能力。“实际上还是要给消费者一个购车的理由,让消费者有一个安全出行的环境和购车消费的合理想法。”崔东树告诉智库君,最有效的措施是减税,“比如减免个人所得税,如果买车的话跟买房一样可以抵税,也给消费者一个更好的理由,而且对国家来说损失并不是特别大,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的办法。”
此外,崔东树认为,其它一些税费的减免或者汽车使用成本下降也会促进汽车消费增长。
“鼓励消费者加大购车力度,需要有一些很好的具体措施,真正拿钱去做补贴,各级财政都有一定压力,但从减税的角度去做的话就会轻松很多。应该更多用税收的手段去激励购车消费。”崔东树告诉智库君,“2009年和2015年两次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都采取了部分税减半的政策,实施效果良好。”在崔东树看来,从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所有车辆通行费政策就是减少汽车使用成本的有效政策。
“疫情之下,所有的政策都应该比去年要更扎实,才能够平稳度过疫情。”崔东树认为,“目前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目标是要解决疫情影响的短期问题,不要给长期发展留下后患。”
此外,针对近日佛山市出台相关鼓励汽车消费并提供购车补贴的政策,崔东树表示这将对佛山以及广州市周边汽车消费有明显的提振效果。
“我认为这将促进佛山周边地区的购车需求,也会拉动广州的需求,让很多在佛山买车的消费者在广州或者在周边地区使用,对广东车市也有稳增长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车市再次经历寒冬,取消限购真的是为了“就市”吗?
今年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个比较艰难的时候,根据各大车企中期业绩来说,整体呈现下滑,为了应该于车市的寒冬.
政府也可谓是出台了多种汽车的激励政策,甚至一些地方政策取消了限购政策,对于再次经历的寒冬,取消限购真的是为了就市吗?
从政策的层面上面来说取消限购也确实是为了救市,随着限购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人在购车计划上面或多或少的会推迟甚至是进行改变,取消限购的政策的出台,对于有购车需求的人来说,会在一定情况下面对于车辆进行相对应购买和对原有车型的升级等,再者来说,取消限购政策对于车企来说,也是增大了车企在市场上面活跃的表现,释放车企的产能,激活最大的造车潜能,从一定的角度上面是可以带动车市的发展,以及车辆技术的 整体进步。
从限购的政策上面来说,限购政策一出,效果立竿见影,就如当年北京车辆限购政策来说,当年汽车上牌量直接跌了一半多,效果显著。同时几大限购的车市表现也是一样,带来了连锁反应,而限购政策的取消,至少对于车辆市场来说是一种推动,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能够激起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尤其是在限购的时候对于车牌渴望的人群是一种大的激励。
汽车消费作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柱,刺激汽车消费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当然也可以为车企去库存带来好处。
五大专家建言汽车限购:保证公平、系统、透明
付于武、姚景源、李万里、邱宝昌、颜景辉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
作者?|?编辑部?编辑?|王鑫
●?●?●?
2020年是中国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第十个年头。?围绕汽车消费和交通拥堵治理的问题,再次成为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
汽车预言家分别对行业、协会、政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采访,来听听他们是怎么看待中国汽车“限购”的十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汽车行业分析专家颜景辉等专家、学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
1
付于武: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对于出台汽车限购政策,这是政府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目前,消费者既要享受汽车带来的出行生活,又要保障交通道路顺畅以及环境的改善。甚至不少城市也加入到限购阵营来,不排除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迫切性。其他城市在出台汽车限购政策时应该持谨慎态度。
但是现在汽车限购政策进入了第十个年头,消费者对于享受汽车便利和道路交通顺畅的矛盾依然存在。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汽车限购政策,不能只限不管,搞“一刀切”。
综合来看,这应该需要堵疏结合,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科学地有节奏地引导私人消费。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度的进行差异化管理,比如针对新能源汽车、小排量汽车等进行政策倾斜管理。
2
姚景源: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
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对于一些城市实施限购措施,我是一开始就不认同这种行为。这相当于过去人们吃不饱肚子,就搞计划生育一样,真正要填饱肚子应该进行改革开放。交通建设也理应如此。
我们不能因为道路出现拥堵就进行限购,最根本的办法应该研究如何加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以及道路建设,这是根本途径。参考国际市场来看,美国汽车千人保有量800辆,日本千人保有量600辆,中国千人保有量仅为170辆。可以说,限购限行政策带来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了遏制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多次强调用系统论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任何政策措施的出台所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孤立的。
今年是推出限购政策的第十个年头,如今更应该回顾这十年限购政策所带来影响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更应该对这项措施进行科学研究,找出新的方向。用兼顾、系统的思维来解决。
3
李万里: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与现代化进度紧密相连,没有流动性就没有现代化,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现代化进度是有欧美模式可借鉴的,汽车保有量必须到达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流动性适应现代化需求。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千人保有量。中国现在的千人保有量为160-170,即使如此低,一些大城市依然出现“车满为患”走不动的情况。因此,一些大城市采取了最快速的限购手段来确保现有流动性。从这个角度讲,出台限购政策也是地方政府无奈之举。
以现有条件来讨论限购能不能开放,我们就会陷入“无解”怪圈。实际上放开与否都无法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流动性的问题。
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即我们有没有可能来改变出行方式,使得流通性进一步提高。比如说共享,或者汽车制造商转型出行服务商,把前市场和后市场融会贯通合并考虑。但是现在来看,共享不是那么容易,出行服务商前市场、后市场融合在新的制造商环境里也不是那么容易,融合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
整体来看,汽车限购是否能放开,就事论事是没有结果的,恐怕非得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改变现有思维、破除固定的周边条件,来考虑如何解决特有情况下提高流动性的效果。
4
邱宝昌: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
汽车限购其实是地方政府身处两难境地做出的无奈之举。不限购会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大气环境质量差等问题,限购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们自主购买私家车的选择权利。综合大区域供需指标和交通拥堵的问题,以北京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实行了车牌摇号。但由于法规的不严谨性,导致很多人有空可钻,摇号过程中衍生出不少类似“假结婚”获得牌照的问题。
事实上,限牌作为地方性管理规定,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来执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立法法修改意见已经对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了规范:当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件尚不成熟时,如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也就说,如果地方政府现行限购规定取消不了,就应该通过地方人大讨论,形成草案,将其上升至更高的法律层面高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红头文件等来完善现行的限购规定。比如北京可以借鉴上海的拍卖方法,拍卖一部分号牌;还可以对劳动模范,或者对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者等给予一些奖励指标,这将会是一种很实惠的荣誉。
5
颜景辉: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
汽车行业分析专家?颜景辉
以限购手段来治理交通拥堵,这是无奈之举,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当然也包括政府在内,因为这毕竟限制了汽车消费。但是,目前尚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取代这种政策。
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俗称“限购令”。当时是想用行政手段限制一下,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腾出时间空间。
纵观中国汽车发展历程来看,2009年中国真正的进入了汽车社会,在当年国家还出台过1.6升及下排量购置税减半的政策,这也刺激了当年的汽车消费。
如今,随着北京汽车限购政策进入到第十个年头,可以看到,汽车限购以及限行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交通拥堵起到缓解作用。但是,限购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产生了一批新的汽车刚需群体。这个矛盾也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负责的解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调查报告:政策变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深远
4月23日,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式出台,延长期限、温和退坡、设置上限、鼓励换电等,都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多个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如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万元,深圳增加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指标,江苏支持无车家庭购买首辆新能源汽车,等等。在此背景下,木仓科技旗下媒体车友头条推出“补贴政策落地,你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了吗?”的网络调查,以了解消费者的看法。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量为1005份,因被访者来源于网络用户,其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被访人群特征:换购和增购消费者超过首次购车群体
在接受本次调查的1005名被访者中,性别分布非常不均衡,其中男性被访者高达八成以上;年龄段分布相对来说较为均衡,从“60后”到“90后”的主流消费人群均有参与;从地区分布来看,受访者也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及农村地区。
在对被访者车辆拥有情况及购车计划的调查中,高达74.93%的被访者表示“两年内有购车计划”,而其中半数以上为有车族。由此可见,市场刚需仍然大量存在。
在接下来对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的进一步访问中,车友头条发现换购和增购人群已占到大多数,两者合计占比为53.78%,而首次购车的群体占比为46.22%,低于再次购车群体。这也与我国近年来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相吻合。
根据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后,车友头条发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的被访者在购车计划上有所差异。其中,首购人群中来自“90后”的年轻消费者占了半数以上,远高于其他年长消费者;而换购人群中则以“60后”和“70后”为主力消费群体;增购群体中“80后”最多。分地区来看,差异不太大,但仍可看出农村地区消费者换购意愿略低。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增购群体认可度最高,一线城市购买意愿最为强烈
那么,在上述高达七成以上有购车计划的被访者中,他们是否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呢?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表示“会购买”的占41.43%,“不确定”的占41.70%,而态度鲜明地表示“不会购买”的仅为16.87%。这个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同时从近两年每年超过100万辆规模的市场销量上也可以看出私人购买力大增。
另外,从首购、换购、增购三种不同的购车群体来看,调查结果表明,增购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最高,明确表示“会购买”的占比高达53.61%,而首购群体意愿最差。分年龄段和地区来看,年龄越大接受度越高,“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高于其他城市。
由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需求,北京等一线城市对汽车的限行限购已成常态,但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购措施则逐渐放宽,如北京对纯电动汽车采取不限行政策,上海所发放的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不需交纳高额的牌照费,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则无需摇号,并优先办理入户、年检业务。因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更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54.91%的一线城市被访者明确表达了会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类别选择:插电混动获偏爱,一线城市更青睐纯电动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技术路线为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其中纯电动汽车因在行驶过程中具有“零排放”的优点,被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大力推广;而插电混动汽车虽然也在政策鼓励范围内,但推广力度相比纯电动要小很多。在车型使用方面,两者相比差别很大,纯电动汽车仅搭载动力电池,一般需要长时间充电后才能行驶,且续航里程不利于长途行驶;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搭载传统动力与电驱动,兼具燃油车和纯电动两种特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选择纯电动还是插混车,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能源汽车有购买意向的被访者中,高达56.71%的消费者表达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选择意愿,而获政策偏爱的纯电动仅有21.88%的被访者表示愿意接受。
此外,从不同年龄段人群来看,“90后”对插电混动最为偏爱,占比高达64.67%;“80后”选择纯电动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占比超过三成。
从不同地区人群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纯电动的选择意向高于其他地区,占比超过三成;而不同地区消费者在对插电混动的选择上则没有太大差异。
同时从选购价格来看,对纯电和插电混动的选择在部分价格区间上出现了分化,5万元及以下选择纯电动居多,13~15万元选择插电混动居多,而在20万元以上车型中则选择纯电动的要多于插电混动。
购买新能源汽车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补贴后10万元左右最符合消费者期望值
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扣除补贴后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是多少?调查显示,在此次对新能源汽车有购买意向的被访者中,近九成被访者表示扣除补贴后能够接受的价格区间是20万元以下,其中价格在10万元上下的车型成为主流选择,尤以6~12万元接受度最高,合计占比为45.85%。
分不同购车群体来看,部分价格区间的选择出现了分化,首购人群倾向于低价位,换购和增购人群倾向于较高价位。这也与前述被访人群特征相吻合,首购人群多为“90后”年轻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上自然没有中年消费者更加充裕。
分不同地区来看,规模越大的城市选择高端车型的比例越高,农村地区则倾向于价格更便宜的车型。
经查询发现,目前大多数厂家公开标注的价格为补贴后全国统一售价。从目前市面上比较畅销的几款车型来看,纯电动车型中的比亚迪秦EV和北汽EU5补贴后价格均为12.99万元起,广汽Aion S补贴后价格14.68万元起;插电混动中的荣威i6 PHEV补贴后价格为14.78万元起,而4月份销量排行榜中的迈腾GTE、探岳GTE、帕萨特PHEV、唐PHEV等多款插混车型补贴后价格均在20万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主流车型的价格都普遍高于消费者的预期。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首要考虑因素:价格、安全性、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共同左右消费者的选择
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我们的问卷设定限选三项的前提下,被访者给出的答案非常分散,表明他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考虑因素有多个。其中,车辆价格、安全性、充换电便利性排在前三位,均获得高达四成以上的投票;其次产品性能、使用成本、鼓励政策也是左右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那么,不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调查结果显示,在127名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被访者中,他们担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不成熟、安全性差等方面。近年来,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更加重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顾虑。
最能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心的政策因素:减免税费、加大补贴、不限行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打出了多项鼓励政策“组合拳”,除了资金补贴外,减免购置税、车船税等政策已经持续了多年;一些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还出台了减免使用费、不限购限行等措施,以此助推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应用。
那么,上述哪些政策因素最能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动心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减免税费(如购置税、车船税等)、减免使用费(如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等)、购置补贴、不限行等政策都颇受被访者欢迎。
分不同地区来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对不限行和不限购的呼声最为强烈,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对于减免税费和使用费方面,其他城市地区要高于农村地区。
进入202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多个政策,三令五申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但鉴于一线城市交通状况的特殊性,目前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深圳仍然采取限购措施。尽管如此,但对新能源汽车放宽限行限购已成共识,北京、上海等城市今年已经增加了车牌供给量,深圳也宣布增加1万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指标。
补贴退坡对购车计划的影响: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有影响,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
新能源汽车最新补贴政策于2020年4月23日正式发布,新政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退坡后,符合条件的纯电动乘用车2020年补贴标准为1.62~2.25万元/辆(注:2019年为1.8~2.5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补贴标准为8500元/辆(注:2019年为1万元)。按照平缓退坡的原则,每辆车减少的补贴额度仅为1500~2500元。
那么,究竟有多少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呢?补贴退坡会影响他们的购车计划吗?在接受本次调查的753名有购车意向的被访者中,表示“了解”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占比为35.72%,其中大多数人仅“了解一点”;表示“不了解”的占64.28%,其中大多数人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
同时,在上述被访者中,近八成人表示补贴退坡会影响他们的购车计划,其中超六成认为“有一定影响,会重新考虑购车计划”,超一成认为“影响非常大,不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超两成表示“不影响,退坡幅度较小,可以接受”。
分不同地区和购车群体来看,影响较为广泛的是处于二线以下的城市,对增购人群影响相对较小。
30万元以上车型取消补贴对购车计划影响大,“换电模式”认知度有待提高
在四部委近期发布的2020版补贴新政中,规定售价30万元以上的车型不补贴,同时“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限制。那么,这条新规是否会让消费者改变购车计划,并转而考虑换电车辆呢?
在车友头条发起的本次调查中,仅有30名被访者表示会接受3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有效样本量偏小,由此得出的结果仅供大家参考。该项调查结果显示,76.67%的被访者认为有影响,其中大多数人表示会重新权衡。
然而,仅有极少数人会转而考虑换电车辆,其他大多数人不考虑换电车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换电网点少,其次认为可选车型少、担心安装不牢靠、不了解这种模式等也导致大部分消费者不考虑换电车辆。
事实上,目前推广“换电模式”的厂家确实不多,我们知道的有北汽新能源、蔚来是一直都在大力推广换电模式的整车企业,其他大多数厂家还没有大规模介入换电领域。不过,近期有消息称,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也透露了将要推广换电模式的规划。预计不远的将来,随着更多产品的投放,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换电模式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另辟蹊径。
结论
车友头条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尽管当前受疫情影响,汽车市场表现不景气,但未来两年内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仍然非常旺盛,且再次购车用户已成为我国汽车消费的中坚力量。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方面,我国政府多年来的努力推广获得了显著成效,已经为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并逐渐接受,尤其是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一线城市,对新能源汽车更是青睐有加。
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接受度方面,由于动力电池成本高企不下,当前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仍然普遍高于消费者的预期,这同时也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担心安全性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性能不佳等诸多因素叠加,也令一部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望而却步。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可以说是力度空前,尽管目前市场正在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换,但政策仍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减免税费和使用费、大额补贴、不限行限购等优惠政策,都能诱惑一部分消费者抛开成见,成为一名新能源汽车的准车主。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一旦变动,对消费者购车计划产生的影响也往往非常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本次调查中得到了超半数受访者的大力支持,远远超出纯电动,这个结果颇为出乎意料,与市场销量上所表现出来的数据相左。参照中国汽车工业协发布的2019年产销数据可以看到,在去年所售出的120.6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3.2万辆,尽管纯电动汽车中包含了一部分政府采购、网约车、租赁车等,但两者仍然相去甚远。(注:本次调查为网络调查,结果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郑雪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