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经常报道事故频发,安全性能不完善,为什么销量还那么好?

2.##潮州特斯拉事故最早目击者发声

3.特斯拉能买吗

4.特斯拉刹车失控径直撞墙,刹车失控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5.事故频发,技术落后,特斯拉开始跌下神坛

6.特斯拉到底好不好?为什么特斯拉这么火

特斯拉经常报道事故频发,安全性能不完善,为什么销量还那么好?

特斯拉安全吗2021_特斯拉安全系数高吗

特斯拉事故频发,安全性能不完善,但是销量仍然很高,为什么呢?因为特斯拉所出现的这种安全事故报道都不是苏打朝风刻意的推动,不是完全的网络自主流量,所以尽管爆出来这么多的问题,但是买特斯拉的人仍然有很多。

特斯拉本身确实有问题,这是现实,他已经不止一次出现那种车辆自行加速,或者说刹车失灵或者车辆自燃或者是各方面的问题了,而且在网上都被报道过,但是官方并没有对这些事情作出明确的回应,回应的话也是甩锅,反正就不是我们的问题,就是你自己使用的问题,我们车子质量没有问题,虽然他没有明说,他那个意思,你基本能听出来,所以说去年一整年特斯拉出现那么多的安全事故,在中国国内的声誉是在快速下降的。

在2021年1月份特斯拉的销量同比下降40%左右,也就是跟2020年1月相比,销量从100辆下降到了60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说它确实下降了很多,因为你买一辆车之前你不从网上看看她的风评吗?他的售后态度怎么样?他的车辆质量怎么样?价格如何的,你看到这些东西之后特斯拉值不值得买,你自己心中就有数了,不同的人认知是不一样的,有人觉得特斯拉可以入手,有人觉得国产的新能源汽车也是可以考虑的。

今年2月份,我国的市场监督总局约谈了特斯拉,谈了关于车辆质控等方面的问题,要求特斯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监管,至于说以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现在时间还短,刚过去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特斯拉的专利,拥有量以及技术的进展,确实是比我们国产的汽车要快的。但是它这种售后的服务态度以及车辆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都证明了他们在质量把控这方面,品控这方面多少是有点问题。

这样仍然有人选择特斯拉的汽车,因为特斯拉的技术确实是更成熟的,比我们国产的新能源汽车要成熟,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出现了一些,但是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上,各方面的功能完善程度上跟特斯拉比还有差距,虽然是本土的,但是很多车主买车子的时候,总是要考虑到车子的功能性的问题,所以特斯拉仍然是有人买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之前市场的占领份额是相当高的,就算受到一定风评的影响,也不会短时间之内就消失。

##潮州特斯拉事故最早目击者发声

11月13日,“广东潮州一特斯拉失控致2死3伤”事件在网上发酵,相继有多段事故视频曝出。综合《汽车行业关注》此前报道,事件发生在11月5日清晨6点42分,一辆准备靠边停车的Model Y车型突然转向并缓慢加速,起初Model Y一度避让路上行人及车辆,但随着车辆速度急剧提升,驾驶员失去对Model Y的控制并连撞4人,最终导致2死3伤,其中包括一名高三学生。同日,事故车辆驾驶员詹先生接受媒体采访,透露当天事故的详细过程。当然,对于特斯拉而言,尽快公布调查结果是对于品牌负责,也是对用户负责,如果车辆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而理应对外公布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相同悲剧的发生。

潮州特斯拉事故最早目击者发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特斯拉和肇事司机各执一词,真正受害者连发声机会都没有了!

潮州特斯拉事故仍在发酵中,目前车主和特斯拉双方各执一词。就网上的讨论而言,大多数人也都在关注车主有无踩刹车,特斯拉有无失控,并有不少专业人士给出专业的技术分析来推断此次事故的责任方是谁...

但特斯拉安全事故背后的罗生门早已不是一两次的个例,近年来类似安全事件不胜枚举。但是因为特斯拉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公共设施损害、社会安全威胁等问题,是不是更应该值得关注?

根据报道,此次潮州特斯拉事故造成2位路人现场死亡,3位人员受重伤!每一位受害者都牵连着一个家庭。可想而知,这起事故中不幸身亡的逝者给其家属带来的伤害更是毁灭性的,不可修复的。

例如其中一名逝者系饶平四中高三学生,正值人生最好年华。饶平四中校长表示,不幸遇难的学生读文科成绩不错,望交警尽快调查出事故真相,以安慰学生家属和同班师生。事故发生后不久学校领导已经组织老师对学生家属进行了安慰,希望能够尽量减轻家属的伤痛。

但是请问,一位父母的好女儿,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好朋友,祖国的未来栋梁,还未来得及实现人生价值,阅尽人生风景,就此黯然陨落,这样的伤痛,谁能承受!是特斯拉,还是肇事司机?!

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想在这场争辩中获得胜利,无暇他顾。

可这样的悲剧,还不止一个啊!在这起事故中,造成了2人现场死亡!3人重伤!逝者的冤屈谁来洗刷!伤者的余生,能否平安顺遂!

因此当特斯拉将责任强按在肇事者身上时,当肇事司机极力否认责任时,当网络舆论站成两派开战时... ...

是否能有一丝人性的关怀,来关心在本次事故中受到直接伤害的人以及身边亲人?甚至受事故影响被破坏的公共设施、事故见证者的心中阴影,谁来抹平?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答案,等着错误一方去承担责任。但51君认为,这些对错在生命面前,毫无意义可言。因为他们,都有不可推卸责任。

11月14日,潮州特斯拉事故肇事司机的家属通过视频对这起事故进行回应,交代事故发生过程及初步处理情况。采访内容里有提到目前肇事家属垫付了18,000元的交强险,而商业保险理赔需要事故出具责任认定才能进行理赔。

11月16日,潮州特斯拉车主家属表示,他们至今没有拿到事故车辆的行车数据,如果不能在交警和第三方机构检测之前拿到数据,他们不会承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鉴定结果。

按照目前车主跟特斯拉双方焦灼的状态,不难看出事件调查结果还要等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受害者而言何时能获得理赔,更是遥遥无期。

可悲!可叹!可怒!可恨!

由此51君又想起过去一起起特斯拉事故,特斯拉固然胜诉有之,但无疾而终的罗生门也不胜枚举。

去年,“上海特斯拉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轰动一时。时至今日,这起维权案还没有正式的结果公布。女车主的诉求仍在网络发声,希望特斯拉能够提供其车祸时的原始数据。目前女车主的事故车已停在特斯拉门店前一年多,如今被罩上了车衣。

特斯拉车顶维权当事人微博截图

还有“林志颖特斯拉”事件,驾驶者林志颖车祸后险丧生,经好心人搭救后捡回了一条命。后来通过救治后身体基本得到恢复。但交通事故的原因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仍然成迷。

也许有人会认为,车企与个人之间的矛盾本是一场拉锯战。但不知各位是否注意,随着特斯拉与车主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已经渐渐从对特斯拉或车主的攻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51君了解到,因为新能源汽车起火,刹车失灵等事故频发,有些地方的小区已经贴了指示牌,禁止特斯拉汽车入内。

此外,国内某些机关单位、医院等地方,也禁止特斯拉汽车入内。具体原因为特斯拉车身安装了大量摄像头,会随时监控或周围的场景,存在隐私安全隐患。

网络上关于“抵制”、“看到特斯拉躲远点”、“好怕它刹车失灵”等言论更是不绝于耳。

是的没错,谁会明知危险而孤身涉险。网络上对特斯拉的揶揄,实际上是公众不安心理的体现。要知道,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量约为32.1万辆!过去10月的销量更是达到71,704辆!

如此大的保有量,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变相埋下几十万“移动炸弹”!由此造成的潜在公共安全威胁,特斯拉真的能够置身事外吗?

实际上从众多“刹车失灵”案例中就可以看出,有的车主对特斯拉的操控、单踏板模式都不是特别的熟悉,才会导致接连不断的事故发生。而在车辆交付过程中特斯拉是否有对车主做出明确的告知义务呢?

例如小鹏汽车,同样具有NGP城市领航这类的高级别驾驶辅助系统,但驾驶员首次使用必须在小鹏汽车官方APP上强制观看视频学习,并完成考试后才能开启该功能。加强用户对于该功能能力的认知与使用方式的掌握。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特斯拉在驾驶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其技术有无做到广泛普及又是另一番现象。这个过程中特斯拉是否存在失职?安全隐患问题该如何解决?

实际上,智能汽车可能引发的潜在危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它不是社会学家口中讨论的未来可能性,已经切实影响我们的生活乃至生命。而汽车品牌,作为产品的生产方,有无限的义务对产品的安全及使用安全负责。

对此51君希望对特斯拉说,先进技术如洪水猛兽,如果还无法驯服这只猛兽的话,请用牢笼将它关好!尽快给出事故声明,还受害者和广大用户一份安全,并尽快消除这份不安全因素!

不知各位读者又是如何看待频频发生的特斯拉安全事故,同时对社会学有研究的读者朋友们能否讲讲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特斯拉炸弹”?

更多内幕!潮州特斯拉事故司机发声

11月13日,“广东潮州一特斯拉失控致2死3伤”事件在网上发酵,相继有多段事故视频曝出。综合《汽车行业关注》此前报道,事件发生在11月5日清晨6点42分,一辆准备靠边停车的Model Y车型突然转向并缓慢加速,起初Model Y一度避让路上行人及车辆,但随着车辆速度急剧提升,驾驶员失去对Model Y的控制并连撞4人,最终导致2死3伤,其中包括一名高三学生。

针对此事故,特斯拉官方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回应:后台数据显示:(1)车辆电门被长期深度踩下,并一度保持100%;(2)全程没有踩下刹车的动作;(3)行驶期间驾驶员四次短暂按下P档按钮,又快速松开,同时制动灯也快速点亮并熄灭。

同日,事故车辆驾驶员詹先生接受媒体采访,透露当天事故的详细过程。据其描述,当天和往常一样驱车前往店铺,到了店里脚松开油门并放到刹车踏板上,正常情况下特斯拉有动能回收会自己停下来,但那天不一样,不会停,脚踩刹车后发现刹车踏板上硬的,于是又踩了两下,还是没有效果,那时候车辆还很慢,于是就按了P挡,此时车辆开始加速,一下子就冲了出去,出于本能反应躲避了来向的电动摩托车。

后来,车辆已经控制不住,于是便想找障碍物将车辆撞停,此时车速已经飙到100km以上,那时候只能专注行驶,躲避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那时候方向盘还是可以用的。詹先生表示,那时候还很清醒,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怎么样,只是想着不要连累太多无辜的人,最后到了撞车地点的那个路边,撞了一辆三轮车后什么也不知道了,人已经昏迷了。詹先生坚称车辆失控,事故当天及前一天均未饮酒,而且事发时脚一直放在刹车板上,未踩油门。

据现场监控视频显示,Model Y车头严重变形,几乎看不出原貌,左右侧车门被打开,可见驾驶舱内蓝色的安全气囊。据了解,该事故造成2死3伤,其中死者包括一名骑单车准备去上学的高三学生。事故发生后不久,校方多位老师赶到现场帮忙。校长称,不幸遇难的学生读文科成绩不错,望交警尽快调查出事故真相,以安慰学生家属和同班师生。

目前,对于该事故双方各执一词,事故车主坚定“刹车失灵”是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而特斯拉方面则表示驾驶员全程未踩刹车。

其实,导致该事故发生的原因无非只有两个,要么是产品出现问题,要么车主操作失误。当然,在更多信息或官方数据报告出来之前,无法判定这到底是车辆故障还是操作失误,而在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显然该事故短时间内也不会有突破性进展。不过,EDR数据是调查事故原因的重要突破口,EDR可以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汽车的运行关键数据,如车辆速度、车辆碰撞加速度、驶辅助系统、驾驶人在事件发生时的反应动作等信息,但鉴于特斯拉掌握关键数据,且明确表态“驾驶员全程未踩刹车”的情况下,权威机构也很难做出鉴定。

《汽车行业关注》认为,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好给自己的汽车安装行车记录仪或者黑匣子,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用来复盘当时的情况,来判定究竟是究竟是谁的责任。在官方结果未公布之前,我们不必妄自揣测、极端评判孰是孰非,真相自然水落石出。当然,对于特斯拉而言,尽快公布调查结果是对于品牌负责,也是对用户负责,如果车辆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而理应对外公布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相同悲剧的发生。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

特斯拉能买吗

能买,具体原因如下:

2021年全中国汽车交通事故发生了15万6,901起。需要注意的是,这组数据是不包含摩托车也不包含拖拉机,只有汽车交通事故就有15万起。 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汽车品牌到底发生了多少交通事故,这个是没有统计的。而特斯拉又从中占了几个呢,可以说非常少。

特斯拉2021年全球销量94万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卖得最多的汽车品牌之一。特斯拉2021年在中国的销量是48.41万辆。而这其中特斯拉是主要责任的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 又有多少呢?没有统计,但占比也非常的低。

所以在特斯拉发生交通事故之后,我看到很多网友都说 要调查特斯拉,不让特斯拉在中国继续销售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斯拉引起的交通事故,依然是个例。它不是大范围发生的。因此也只能针对个别的交通事故进行事故责任的调查。

特斯拉事故避免方法如下:

首先,在驾校的时候,增加关于电动汽车相关的操作和学习。但是目前全中国的驾校,包括驾照的考试。几乎都没有包含电动车的内容。

其次,目前国家已经强制汽车在出厂的状态搭载EDR,也就是黑匣子。但是关于EDR数据的读取,不应该只有厂商自己能读取。第三方监测机构也应该方便地读取。以避免厂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

第三,第三方测试机构,比如说中汽研,中保研。都应该 加强 对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耐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操作是否对驾驶者造车干扰的测试和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汽车厂商改进。

第四,各个汽车品牌不仅要在销售过程中给用户传达如何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项。在售后之后,也应该加强回访。不定期举办下线活动,邀请车主参加,进行安全教育。

特斯拉刹车失控径直撞墙,刹车失控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2021年特斯拉发生刹车失灵已经有九件事故

2021年才过去几个月,而特斯拉刹车失灵事故已发生了九件事故。自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发生了事故至少有220起,主要失控的原因是其主动驾驶辅助系统出现严重失误。然而,特斯拉的公司一直消极回应。据了解,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共发生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已造成14人死亡和82人受伤。2020年中国成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销量大增,在上海工厂开始生产,然而,事故时间集中于2020年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开始生产,销量很好。

张女士维权官方却消极回应

2021年4月10日,河南张女士在郑州会展中心选择维权,她说,不要当背锅侠,因为刹车失灵造成的追尾事故已经发生了50天他从站在车顶维权至今也有一个月,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张女士我之所以站在车顶的方式维权,是因为工作人员说需要向特斯拉中国总部领导申请。让我们等待领导回复。

刹车失灵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呢?

刹车失灵就预示着车一直会往前开,无论前面有人还是有车或者是墙壁都会直直撞上去,除非你掉头,但是掉头的危害或许会更大,不但自己受伤,可能别人也会有损失财产或生命安全的可能性。所以说当刹车失灵时,我们应注意:首先,如果是遇到下坡时刹车失灵,我们可以小带一脚刹车。另外,我们可以尝试换低档位。因为下坡如果没有刹车,由于惯性车速会越来越快。变速箱已经很难开和大多数抢不进低档位,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线希望。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向路边或者靠左行驶,要留心。

事故频发,技术落后,特斯拉开始跌下神坛

文 | 王静仪 蘧毛毛 刘皖媛 李阳

编辑 | 施智梁

明星外企特斯拉(NASDAQ: TSLA)如今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

4月,一段特斯拉摄像头拍摄到的车内高清视频,引发舆论对于数据保护的热议,新华社评论为“车内涉及到的隐私不是你想采,就能采!”3月,#特斯拉质量问题该不该上315#在社交媒体吸引大量讨论,不少网友认为“特斯拉应该登上中央电视台3?15晚会”;2月,特斯拉因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OTA)等问题,被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约谈。

作为一辆 汽车 ,特斯拉爆出的问题不少,但人人都爱特斯拉。在深圳创业的90后伍孝雨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智能 科技 和品牌溢价!”作为智能 科技 迷,他的家里遍布各种智能家居,他觉得特斯拉的高 科技 属性几乎为他量身定做。

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硅谷公司创造过很多纪录:续航里程最长(2012年就达到480公里)、自动驾驶最强(至今仍是公认的车企第一)、第一家实现整车OTA升级、第一家开创直营销售模式、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本人也在2021年凭借股价的迅速上涨成为世界首富。

先行者的很多创举被照搬学习,比如在大城市中心商场开设体验中心的模式如今已成业内标配,而哪家车企要想证明自己的自动驾驶能力强,言必称摄像头精度和数量是特斯拉的几倍几十倍。

但特斯拉的先发优势正面临来自各行业竞争者的挑战:曾独领风骚的电池领域有了中国企业的强力冲击;在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上,大部分车企已经统一战线地站在特斯拉对立面;在智能网联领域,互联网 科技 公司亲自下场作战;传统车企巨头们虽然稍显迟缓,也在奋起直追。

降价促销也让特斯拉主动走下神坛。Model 3国产化的一年多里降价7次,自认被“割韭菜”的消费者们,心态从购车前的欣喜若狂到购车后的意难平,特斯拉强 科技 感的品牌形象受到挫伤。借此,新造车势力走上了自己的品牌差异化之路。

从消费者到官方层面,这家明星外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口碑危机。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从2020年初的每周1000辆拉升到年尾的5000辆,产能翻了五倍,质量问题随之显现,连马斯克自己都承认现在不是购车好时机。初来乍到却攻势凶猛的特斯拉,被新华社撰文斥为“傲慢”,近期甚至引来了工信部等部门的高规格约谈,数据安全问题也被摆到台面上。

“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会分走特斯拉的光环,市场对于特斯拉的预期也会逐渐下降,资本市场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在这场围剿战役中,特斯拉能否保持可持续性的规模增长成为关键,一场对决正在开始。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技术方向、商业模式还是产品理念,特斯拉都是新能源 汽车 领域公认的模版,但这一现状已悄然发生改变,特斯拉的诸多优势光环,正在退散。

以动力电池为例,2017年特斯拉Model 3正式交付时,354公里(标准版)和499公里(长续航版)的续航能力傲视全球,彼时国内同级别电动车实际续航里程均在300公里以下。

特斯拉凭借开创性的“21700”电池技术,在传统“18650”圆柱电池(18代表直径、65代表长度、0代表圆柱形状)的基础上,将直径增加3mm,长度增加5mm。看似轻微的尺寸提升,却能实现能量密度增加20%,成本降低10%,其综合性能在全球电池产品中一骑绝尘,并引得国内一众电池厂商争相效仿。

随着以宁德时代(300750.SH)为首的国内电池供应商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外续航差距快速拉近。纵观2020年量产的纯电动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在500km以上几乎是高端车的标配,小鹏P7等不少车型长续航版,已经突破700km大关。进入2021年,蔚来、广汽更是将1000km续航视为新的里程碑。这样的续航能力已完全不在特斯拉之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动力电池专家欧阳明高明确表示:“中国的电池很好,特斯拉的电池技术已经对中国没有什么冲击了。”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也已选择宁德时代为电池供应商之一。

同样的故事也在自动驾驶的技术演进上发生。一直以来,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视觉派,即由摄像头主导构成纯视觉计算。其独有的“影子模式”,可将驾驶员操作与“影子”对环境的感知预判进行比对,来不断加强其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被普遍认为是业内第一。

但越来越多的车企对特斯拉的路线提出质疑,转投激光雷达路线,即由激光雷达主导,配合摄像头等元件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同济大学 汽车 学院人车关系实验室 汽车 专家王小斌告诉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如果特斯拉真的能做到 汽车 的摄像头与人类的感知判断相同且算法足够强大,理论上靠视觉方案就能实现全无人驾驶。“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机器真的能完全像人类一样去观察和思考吗?现在的难点是:如果只依赖摄像头能不能达到人眼的效能,获取的信息是否足够支撑判断。”

小鹏和蔚来打响了激光雷达上车第一枪。2020年11月底,小鹏 汽车 CEO何小鹏与马斯克就激光雷达路线“隔空互怼”,之后又宣布与大疆合作在2021年新车型搭载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蔚来1月9日发布旗下首款轿车ET7,激光雷达也是亮点之一。传统车企中,现代、宝马、福特等品牌也都有搭载激光雷达的产品规划。

显而易见的是,特斯拉的技术风向标地位已不再稳固:电池领域,特斯拉一直被模仿,或终将被超越;而在自动驾驶感知解决方案上,大部分车企已经统一战线,不约而同地站在了对立面。

汽车 是工业制造的皇冠,即使特斯拉有多种先进技术傍身,也面临制造困境。“有朋友问我,应该什么时候买特斯拉?我的回答是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生产稳定下来再买。”近日,马斯克自曝其短,“因为在生产加速过程中,要让产量直线上升同时,还要在所有细节上做到完美,的确非常困难。”

汽车 研究机构J.D Power发布的2020年美国市场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特斯拉初始质量得分为250PP100,这意味着每100辆特斯拉车型便会出现250个问题,排名垫底。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特斯拉问题多多,但集中在外饰和内饰,而非电池、 、导航等其他车型的常见问题或关键领域。

国产一年多以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Model 3经历5次降价,从35.58万下降至当前的24.99万,尽管新车主纷至沓来,老车主却自觉感情被严重伤害。购买首批国产Model 3之前,北京的张女士自认“是特斯拉粉,还拉了朋友一起买”,车辆到手之后,她的评价却变成了“特斯拉在割韭菜这件事上真是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我现在很讨厌这个公司”。

对此,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多次回应:价格与成本相关,我们在中国生产了,节省的成本不让给消费者,那才叫“割韭菜”。如果未来原料或者零部件价格出现上涨,特斯拉也有可能涨价。无论在哪一个时间点上,提供给消费者的都是最优价格。

“用户感情不是 科技 公司最关心的。”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 汽车 产品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需要适应新的常态。原来买车是经销商体系,经销商需要挣钱,消费者不知道中间差价是多少,就算车子本身不值那么多,终端价格也不会变化。而特斯拉采用一口价、透明的直销模式,消费者不需要跑好几家4S店做比较。这是一个双刃剑,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取决于个人的理解。

同一个品牌从80万打到25万,这事只有马斯克这个外来者才做得出来,这被认为破坏了车界的金科玉律。

在大众 汽车 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 汽车 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 W?llenstein)看来,像特斯拉这样自上而下打市场的高端品牌必须要非常敏感和审慎。“当别人认为你是一个高端品牌时,你一定花了很多钱才获得这样的消费者感知,如果扩张得太快,品牌很快就会下来了,忠实客户会流失,建立起的品牌和 社会 身份的联系会被淡忘。”冯思翰在接受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采访时表示。

在特斯拉Model Y国产化后的1月底,宝马对旗下电动车型大幅降价约7万元,和Model Y正面作战。与特斯拉老车主被直接降价伤害感情不同,宝马对老车主以现金补偿差价。宝马中国方面回复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称,给老车主补贴是考虑到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意识到宝马的品牌值得信赖。

数据分析公司李及李创始人李瀚明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分析,在认同感带来的品牌忠诚度上面,不少车厂集团都有完整的“消费升级”曲线。例如,早年开丰田皇冠的车主,现在的座驾往往是雷克萨斯;而以前开大众帕萨特的车主,现在的座驾往往是奥迪。这种“习惯成自然”的对车厂造车理念的认同,令车厂有一个稳健的客户基础。

汽车 品牌的差异化极为重要,特斯拉主打 科技 感,目前公认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头名蔚来 汽车 ,其“用户”的标签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在2021年的Nio Day发布会上观察到,不同于一般车企负责人在发布会上率先介绍各路领导、继而引出新车,创始人、CEO李斌在开场时花了大量时间感谢用户,分享车主参与公益、户外活动的故事,再进行企业信息宣讲——车企CEO能记住车主名字、建立直接联系,这在传统 汽车 时代难以想象。

成都蔚来车主苗先生有一套独特理论:花40万买一辆国产新能源车的人(蔚来 汽车 均价超40万元),收入水平和阶层比以同等价格购买BBA入门级的群体更高,因为他们“能拿出40万买个玩具”,而不是把 汽车 作为重要的家庭资产或代步工具。

李斌此前亦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透露,蔚来品牌不会进入平价市场,如果产品要进入低价区间,会考虑新成立一个品牌。

“做得好的品牌,都有明确的差异化标签。”郑赟认为,现有 汽车 产品太多,如果消费者不能区分出各家的产品、服务有何不同,很难切换到新品牌。因为切换品牌需要的不止是金钱,更是时间和精力成本。

马斯克是特斯拉的天然广告牌。这位世界级网红在推特上的几个字,就能推动音频软件clubhouse大火、虚拟货币狗狗币和比特币价值大涨,没有 汽车 品牌CEO能复制这样的名人效应。

“一位有个性、商业敏感度强、对技术有要求、对跨时代产品有独特见解的魅力型领袖是特斯拉最大的资产。”郑赟向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表示,同时马斯克也是很好的产品经理,能推动事情落地。

作为新任全球首富,马斯克旗下有多家 科技 创业公司,包括航天公司SpaceX、太阳能面板企业Solar City、轨道交通领域的Boring、神经 科技 与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它们都在各自赛道取得成绩,助推特斯拉强化 科技 标签。郑赟认为,特斯拉的营销模式可以分析可以讨论,但很难被复制。

如果说特斯拉在 汽车 行业已经不可替代,随着 科技 公司纷纷进军电动车行业,特斯拉的挑战陡然增多。

从2020年开始, 科技 公司大举来袭:华为发布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品牌HI;长安 汽车 联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和浦东新区联合打造智己 汽车 。进入2021年, 科技 公司们更是直接造车。自带流量和资金,百度、小米官宣造车,滴滴近日也被传出立项造车, 科技 公司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正如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对出行一客 (ID:carcaijing) 所言, 汽车 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已是发展方向,互联网 科技 公司的话语权必然会越来越大。

当前新能源 汽车 领域已经形成几股竞争势力:一是以特斯拉、戴姆勒、丰田为代表的外资以及合资企业;二是以上汽、北汽、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车企;三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以苹果、百度、小米、滴滴为代表的 科技 公司造车异军突起,形成第四股势力。

传统主机厂也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分析师们普遍预计,大众 汽车 集团的 汽车 销售总量最快将于明年赶上特斯拉,届时这两家公司分别可交付大约120万辆 汽车 。

“如果特斯拉是电动车界的苹果,大众就是下一个三星”,瑞银证券分析师Patrick Hummel团队拆解一辆大众ID.3后研究发现,其平台与特斯拉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同时拥有同类产品中最佳的电池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大众的优势在于规模,拥有与三星类似的价值定位——一个以高品质硬件和规模化生产而备受信赖的全球品牌。

特斯拉的吸引力并非绝对,而是能够被一个更具价值的选项所取代,J.D.Power 汽车 零售高级总监Stewart Strop认为,对于特斯拉之外的电动 汽车 制造商来说,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和解释他们的产品可提供较特斯拉更高的价值。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 汽车 革命中,谁是另一个更具价值的选项?目前尚未凸显。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一枝独秀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

本刊实习生郭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原载于《 财经 》杂志2021年4月12日“ 汽车 与出行”栏目

特斯拉到底好不好?为什么特斯拉这么火

特斯拉,一个同时收获了几乎最差的质量可靠性和最好的消费者满意度的汽车品牌,一个几乎永远突破你想象力的汽车品牌,一个以一己之力”教育“了汽车行业认知的汽车品牌。

毕竟这样的奇葩事放在特斯拉之外的任何一家其他汽车品牌上都挺违和,也只有放在特斯拉身上才显得不那么奇怪。当然了,同时收获几乎最差的质量可靠性和最好的消费者满意度的汽车品牌,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来源于多家机构的调查数据。

首先是J.D.Power发布的2021年度的汽车可靠性研究排行榜,这份榜单以购买车辆3年的8,000位顾客为研究对象,涵盖32个品牌(主流品牌18个、豪华品牌14个)的153款车型,共计33,254辆汽车。

榜单共追踪了八大类共177项车型故障,以车主最近一年内遇到过的故障问题次数和类型为依据,核算得出每百辆汽车的平均投诉量,投诉量越低汽车的质量越好。

特斯拉在这份质量可靠性榜单中排名倒数第四位,其实还这一次进步了一些,因为在去年2020年美国新车质量排名研究中,特斯拉是以每百辆车250个故障排名倒数第一位,远低于排名倒数第二位的路虎。

而除了J.D.Power,在最新的美国《消费者报告》给出的调查数据中,特斯拉的质量可靠性排名也依旧不出意外的排名倒数。

相比J.D.Power,《消费者报告》是一家更权威的独立非盈利组织。其最新的汽车品牌排名榜单,以道路测试、质量可靠性数据、车主满意度调查和安全性能四项内容为基础,榜单是《消费者报告》基于36.9万名车主提供的数据,然后根据各品牌报告的问题数量和其他衡量指标分析,来整理最终排名,所以参考价值也非常大。

其中特斯拉的质量可靠性,在总计26个汽车品牌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林肯。

《消费者报告》认为,特斯拉去年新交付ModelY的可靠性远低于平均水平,而自交付以来质量问题一直存在,包括不限于漆面问题、座椅凹痕以及安全带松动,甚至出现了后排座椅没有固定在底座上这种重大装配失误。

而Model 3和Model S故障问题也较多,如今也均被《消费者报告》列为不推荐车型,至于特斯拉Model X,则曾一度被纳入年度最不可靠的10款汽车名单中。总而言之就是,《消费者报告》认为特斯拉质量可靠性太差,不推荐。

但有意思的却是,在《消费者报告》同时发布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特斯拉又以88分的高分拿下第一名的成绩,实力获得了年度车主满意度最高的汽车品牌的荣誉。而其实早先《消费者报告》给出的调查中,特斯拉Model S、Model 3两款车也均是北美受欢迎程度最高的车型之一。

这种一边几乎是最差的质量可靠性,另一边却是车主满意度最高的情况,连《消费者报告》报告自己承认,在特斯拉身上呈现出了一种奇怪的“二元性”。

另外,虽然这些调查都是基于北美地区的数据而来,但在其他地区或者说就是在国内,特斯拉的身上这种冲突性的戏剧型品牌人设和北美也差不多,差不多的质量可靠性,但却有一样高的受欢迎程度。

或许出自上海超级工厂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质量可靠性相比北美稍好一些,但仅从去年开始国内爆出的特斯拉一系列失速门、电机、充电故障等等问题同样不少。年前中国特斯拉还因为质量问题喜提国家五部门约谈的成就,但不得不承认,Model 3现在依旧是国内最热销的电动车。

这种戏剧型的情况虽然看似有些费解,但仔细想想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有其客观原因的,某种程度上特斯拉受欢迎程度与否与其质量可靠性其实还真就没啥直接关联,一切原因来自特斯拉身上其他光环的加成buff实在太高。

至于为什么特斯拉这么火

说实在,特斯拉在中国是唯一的智能电动车的进口品牌,虽然BBA等一众品牌在中国已经上市各种型号电动车,但是搭上智能的科技的恐怕还是只有特斯拉。而在国内,进口或合资品牌的天然光环也成为了特斯拉无可比拟的优势:要么你买国产,要么你就只有特斯拉。

退一步说到国产,目前国产电动车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主机厂大概率都是刚刚起步的状态。新势力增长虽然喜人,但在更大多数消费者面前还太陌生,甚至还一直受到歧视。即便是小鹏P7百公里加速4.3秒,赛道圈速超M4,NEDC最大续航里程706km,NGP自动驾驶辅助体验完全不输于Model 3,但依然有很多人嫌弃名字不够高大上而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斯拉并非是消费者的不二选择,而是没有其他选择。换句话说就是全靠同行衬托,“没办法,我的东西确实存在很多不足,但是你们的东西比我更不值。”

当然了,特斯拉能有今天的影响力,还离不开老板马斯克的“大炮嘴”。毫不夸张的说,马斯克一个人能顶得上一个营销团队!

2020年7月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向喜欢语出惊人的马斯克公开表示,特斯拉“已经非常接近L5级别自动驾驶”,有信心在年内完成L5级自动驾驶的基础功能。

2020年8月24日,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能量密度达400Wh/kg、具有很长循环寿命电池的大规模量产并不遥远,或在三到四年内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