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汽车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2.美版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出炉,Tesla、Karma、Rivian上榜!

3.造车新势力登陆美股第二名,理想的IPO之路好走吗?

4.“三驾马车”美股大涨,造车新势力是真实力还是泡沫?

5.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理想汽车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理想汽车港股和美股总市值_理想汽车美股实时股价

理想汽车的股票代码是W(02015)。

成立于2015年的理想汽车以股份码“2015”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理想汽车成为继小鹏汽车之后第二家在港股实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首日平开低走,盘初一度跌破发行价。据Wind数据,截至中午收盘,理想汽车-W报118港元,平盘报收,最新总市值2421亿港元。

“2020年7月,我们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今天我们在香港上市,为理想汽车的发展再添动力。”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此次港股IPO为理想汽车战略性地拓宽了资本渠道,理想汽车也将持续加大车型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

8月6日晚间,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在香港公开发售1千万股A类普通股,占全球发售股票的10%。按发售价每股118港元计算,此次港股IPO募资约115.5亿港元,公开发售阶段理想汽车-W获得5.5倍认购。

相比之下,一个月前刚登陆港股的小鹏汽车,融资认购倍数达14.73倍,总融资额140亿港元,约合116.52亿元。

对于理想汽车为何选择此时在港上市,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在仪式结束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向记者表示,公司有三方面考虑:其一是香港资本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其二是利于公司更好地吸引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其三是实现在美股、港股双重市场上市,可以帮助公司抵御风险。

理想汽车可谓“冰与火”的经历各走一遭。一方面,公司受“水银门”困扰;另一方面,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同比增长251.3%,环比增长11.4%。

美版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出炉,Tesla、Karma、Rivian上榜!

有想法的造车新势力很多,但能走下去的却很少。都说国内造车新势力最终“活不过三家”,现如今,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被称之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与此同时,在美国造车新势力中也有“三驾马车”浮出水面,分别是Tesla、Karma、Rivian。

首先,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敲门砖,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具备超强吸金能力。截至9月15日,中国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总市值分别是:蔚来241.87亿美元、理想汽车152.13亿美元、小鹏汽车152.01亿美元。

随着上述三家车企在美股的胜利会师,国内造车新势力竞争格局也变得越发明朗,市场已用真金白银选出了心目中的未来汽车。同样在资本层面,美国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也有不俗表现。

其中,Tesla总市值现已超过4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汽车集团丰田总市值的两倍之多;Rivian在过去一年也进行了第四次融资,总金额达到28亿美金。

虽然Karma尚未进行IPO,但至少从目前融资情况来看,其发展前景是被资本市场充分看好的。毕竟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在遭受沉重打击,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Karma依然有能力储备了足够多的“过冬粮草”,不仅意味着其可以顺利渡过大环境难关,还预示其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次,市场潜力与产品结构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国内,蔚来暂时处于领跑位置,既是中国第一家达成5万辆下线、也是首个完成单季度销量过万辆的造车新势力;而理想ONE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9669辆,与蔚来ES6销量差距并不大,意味着下半年的“销冠”之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同时也不要低估了小鹏P7的市场野心,其将与Tesla?Model?3、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展开直面竞争。

在美国,Tesla的市场表现有目共睹,无论是在哪个榜单中,Model?3都毫无悬念名列前茅,整个公司也已连续四季度实现盈利。实际上,Tesla之所以底气十足,主要还是归功于中国市场,仅202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就贡献了近20%的营业收入,而布局中国正是Karma接下来要做的重要事情。

“受全球疫情影响,Karma近期活动声势虽然弱了一些,但中国团队一直在稳步推进市场调研工作,也在不断接触各类销售渠道,包括汽车电商连锁平台等,一切都在为国内渠道建设做准备、练基本功。”Karma中国常务副总裁对《汽车观察》表示,如果说2019年是Karma的品牌年,那么2021年就是Karma的渠道年,而2020年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Tesla交付第一辆车是在其成立5年之后、Rivian成立第11个年头才开始交付首款车型,Karma产品更新速度是三家中最快的一个,公司成立只有短短6时间,便已拥有多款可交付车型。

尤其是去年一年,Karma相继在成都车展、广州车展为中国消费者便带来多款全新豪华电动车型,如2020?Karma?Revero?GT、Karma?GT?Designed?by?Pininfarina、Karma?SC1?Vision?Concept、高性能版Karma?Revero?GT?S,以及概念车Karma?SC2?Concept等。

与此同时,Karma不断增长和壮大的欧美零售网络,也进一步支撑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评估。仅2020年一季度,Karma便已迅速完成了在荷兰、瑞典、法国、西班牙欧洲四国的零售网络布局。截至目前,Karma全球零售网络已达到30家,遍布四大洲、10个国家、30余个城市。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从产品多元化结构上看,Karma无疑是三家中最丰富的一个。虽然三家产品都有涉猎乘用车和皮卡领域,但相对而言,Tesla更侧重于乘用车、Rivian更侧重于皮卡,只有Karma是“两条腿”赛跑。虽然在量产车上Karma是乘用车先行,但是在平台的开发上,Karma?商用车则与乘用车并驾齐驱。

而从产品技术路线上来看,Karma汽车更是用了增程式与纯电动两条道路结合的策略。2020年9月21日上午,Karma汽车为其GS系列产品启动了全球预售,而GS系列产品中便同时拥有增程式产品和纯电动产品。

虽然从市场规模上看,Karma销量目前不及Tesla,但从交付后的使用情况上看,Karma的产品定位和售后口碑要更胜一筹,显然不会像其他车企那样车辆交付后发生各种质量问题。“相比Tesla,Karma?Revero不仅外形更炫酷、内饰更精致、空间更宽敞、驾驶体验更舒适,而且售后更完善,他们从生产商到售后技术人员整个流程都非常专业。”Karma?Revero第一批车主Gary?Nichols如是说。

加之Karma除了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外,还拥有B端业务。自今年3月推出E-Flex平台以来,Karma已相继发布多款增程式底盘技术、纯电动底盘技术及概念车验证,不仅能够给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能够帮他们以更低的开发成本、更快速地推出自己的电动车产品。

尽管Rivian等造车新势力也在打造“滑板”平台,但只限于海外市场,中国市场尚未涉及,而Karma则抢先一步。据悉,Karma中国团队目前已与国内多家整车企业进行了平台合作方面的洽谈,预示Karma已从科技驱动阶段进入模式驱动阶段,突显其在设计、定制化和高科技工程方面的超高水准。

记者手记

如果说智能化创新水平是造车新势力崛起的底层力量与核心竞争优势,那么CEO则是更加难以复制的因素,尤其是在智能汽车这个竞争超级激烈的赛道上,CEO将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在国内,李斌、李想、何小鹏,都是顶尖的创业者;在国外,如果用“疯狂”二字来形容Elon?Musk所代表的Tesla,用“内敛”二字来形容R.J.所代表的Rivian,那么融合之道则更适用于周亮所代表的Karma。

作为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头部企业,Karma的科技储备及商业模式前景并不弱于Tesla,虽然其在市场规模上尚且不及Tesla,但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只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遇。而之所以能成为美版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之一,想必Karma的底气也不仅仅是销量那么简单,真正实力应该来自于自身强大的黑科技以及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

在商业模式上,Karma从创立之初就宣称自己不是Tesla的追随者,如果复制和Tesla一样的发展路径,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Karma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并不仅仅局限于自家生产,还可以将技术授权给其他厂商生产,从而实现共赢。

在电动汽车时代,Tesla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领军地位;而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Karma则有希望凭借自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新的主角。Tesla、Karma、Rivian,三者看似完全不同,但又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那就是伴随其到来,都将有机会影响和改变整个汽车产业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车新势力登陆美股第二名,理想的IPO之路好走吗?

刚迈入2020年,新造车就向IPO发起冲击。

李想和李斌,这一对同时从媒体行业出走到造车新势力的两人,身上有太多相同点。而在海外上市上,二人也是你追我赶。

近日,根据路透社报道,由李想牵头创立的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已正式申请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旨在筹资至少5亿美元,高盛为此次牵头交易的主要银行。

造车新势力登陆美股第二名

其实理想汽车的海外上市野心从去年就已经暴露无遗,理想汽车自去年夏天以来就一直在筹备IPO一事,并且已经聘请了高盛作为主要牵头银行。据悉,理想汽车去年获得的8.5亿美元C轮融资中,就有高盛的操作身影。另有消息称,目前负责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已进驻理想汽车一段时间,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2019年6月,理想汽车母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东之一的利欧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根据车和家通知,车和家拟搭建VIE架构,并实施相关重组。

重组完成后,车和家股东将通过持有注册于开曼群岛的股份,间接持有车和家及其附属公司权益。开曼公司在中国境内的下属子公司将通过协议控制车和家,使得车和家成为开曼公司的可实现利益提供者。

理想汽车的上市也并非秘密。近期,小鹏汽车47位股东集体将全部股权出质,理想汽车也出现17位投资人退出,各家内部股权结构调整的动作频频,一切均指向搭建VIE架构。理想汽车CEO李想也在评价小鹏汽车股东变化时承认,该调整的目的是为上市做准备。

VIE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业务实体就是上市实体的VIE。

而实现造车新势力IPO首战的蔚来,也正是取了这种形式来登陆美股。同时百度、新浪等也都是用了这种结构进行海外上市。

截至2019年8月,理想已累计完成7轮融资,其中不乏经纬中国、华兴基金、明势资本、蓝驰创投等著名资本。同时美团点评、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其中,而王兴更是以个人名义投资了理想汽车。

或许是因为与众不同的定位,亦或是李想多年积累的口碑和人脉,理想汽车自创立伊始,便获无数资本青睐。但是有着与蔚来不同轨迹的是,第二名的理想汽车,未来美股之路或许并不顺利。

理想的IPO之路并不容易

对于理想汽车IPO一事,有银行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它此次上市正值仍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融资条件。

根据江苏省国资委公告,2018年理想汽车营收约为1.7亿元,净利润约亏损7.18亿元,资产总额约为47.32亿元,负债总额为8.3亿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理想汽车营收约为0.05亿元,净利润约亏损6.29亿元,资产总额约为58.41亿元,负债总额为9.31亿元。

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蔚来,此前公布财报也显示,2018年总收入为49.51亿元,全年经营性亏损为95.96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亏损收窄,但仍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和特斯拉早期面临的盈利难题一样,造车新势力也将同样将面临长期亏损,而融资则成为了救命稻草。

但是随着国内资本对于新能源投资的热度消退,同时在补贴退坡和国六排放政策实施后连续5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造车新势力获得融资的难度更是加大,这将对他们原本就相对脆弱的资金链造成影响。登陆美股IPO也不失为一个吸纳资金的办法。

但是作为理想汽车来说,在蔚来之后登陆美股,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时机。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蔚来,在18年9月登陆美股之后,股价和市值可以用过山车来形容。

蔚来曾经创下股价最高13.8美元,市值超过140亿美元的成绩,但也在去年一度逼近1美元美股“退市红线”,市值只有不到14亿美元,接近10倍的市值缩水,也让投资者对于登陆美股的造车新势力更多的或许取观望的态度。

IPO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IPO固然对造车新势力们可以起到“输血”的作用,但能够让它们更好地活下去的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着与之匹配的“造血”能力。而体现它们造血能力高低的衡量标准,还是得靠产品来说话。国产Model?3都已经下探到30万元以下的售价了,这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可并非太好的事情。

处于造车新势力中第一梯队的蔚来日子尚且不好过,而其他的新造车势力则更不用说。更何况理想ONE在上市之初就曝出了频繁故障,中信银行不予批复等负面消息,等待着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驾马车”美股大涨,造车新势力是真实力还是泡沫?

2020年,在历经一系列的变革洗牌之后,当前造车新势力中的“三巨头”也基本尘埃落定。同时,蔚来、理想、小鹏这三家新势力还都在美国纳斯达克实现了上市。

这当中,除了蔚来汽车在刚上市后出现了股价下跌之外,理想和小鹏在上市后股价就一路上涨。比如,7月30日,理想汽车(股票代码为?“LI”)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每股ADS定价11.5美元,当日收盘价为16.46美元,较发行价大涨43.13%,总市值达到了139.17亿美元。

8月27日,小鹏汽车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发行价为15美元/ADS,总计发行93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盘前市值108.2亿美元。截至美股8月27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报收21.22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1.47%,市值达150亿美元。股价涨幅与理想汽车基本相当。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股票上市即成热股,强势走高,就资本而言,已经远超奋斗多年的“传统车企”。不过仔细分析,这其中并非没有风险。因为蔚来、理想、小鹏这“三驾马车”之外,还有一家“造车新势力”的股价可谓是更加“令人胆寒”,那就特斯拉。要知道,如今的特斯拉股价已经超过2100美元,市值是2个丰田、8个法拉利,更超过了丰田、大众和本田三家公司市值的总和。

从本质上看,造车新势力股价疯狂上涨的背后是美股在疫情后期长斯保持“亢奋”的表现。由于线下经济受阻,美国又开启疯狂印钞模式,大量热钱流入股市,推动市场走高。相对而言,蔚来、理想、小鹏不算抢眼的销量和财务状况,并不能排除推高股价背后的投机行为,泡沫一旦破灭,所带来的将会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目前来看,资本确实是在为造车新势车站台,而我们也希望蔚来、理想、小鹏能借助这种好的形势快速发展自己,将真金白银转化为核心技术和产品力、生产力,并且希望不会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气氛中迷失自己,毕竟资本唱主角可能只是一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三巨头已经卷的不像样了

继小鹏 汽车 之后,理想 汽车 也回来了。

7月26日,港交所文件显示,理想 汽车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将寻求作为具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发行人申请双重主要上市。

虽然是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但相比另外两个,理想 汽车 似乎要低调很多,诸多的经营指标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此次登陆港交所,又能否成为理想 汽车 新的起点,并在未来的竞争中完成逆袭?

从产品上看,理想 汽车 只有一款六座中大型豪华电动SUV--理想ONE;销量上,2020年,理想卖出了32624辆,名列年度中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第六位,占市场份额2.8%,在仅生产新能源 汽车 的 汽车 制造商中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想一共交付超过63000辆理想ONE。

反观竞争对手,蔚来、小鹏都已量产两款以上的 汽车 产品,包括SUV和轿车, 2020年蔚来的销量达到43728辆,高于理想,小鹏则是27006辆,相对低一点。 但不同的是,竞争对手的都是纯电车型,而理想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多少沾了燃油车的方便性。

在财务数据上,理想仍处于亏损状态。2019-2020年,理想 汽车 总收入分别约为2.84亿、94.57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32.82亿元、7.92亿元,亏损有所收窄,而毛利上已经转正。

但2021年前三个月总收入35.75亿元,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扩大了3.67倍, 原因在于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增长较快。

要布局未来,研发费用就得维持,而出于抢占市场的需要,营销费用也很难减少。换言之,两项费用短期内都有很难降下来,所以预计今年的净亏损额超过去年的可能性还很高。

何时能够实现净利润转正,不好下判断,但这也是国内新势力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套用特斯拉经历的事情,净利润实现转正的那一年,总销量是50万辆,那国内新势力的盈利道路,还遥远得很。当然,“蔚小理”和特斯拉差别还很大,强行对比并没有太多意义,只是想说明,要真正实现盈利,道路还很漫长。

不过,好在理想的月度销量还在持续增长,6月份还拿下了国内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在总销量上也超越蔚来 汽车 ,在发展趋势上是不错的。

销售的持续给力,有赖于理想 汽车 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布局。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中国主要城市拥有家零售门店,2021年7月10日,开设了第100家零售店。和特斯拉一样,理想将零售门店选址在目标用户可能光顾的购物中心,而非中心商业区或地标性建筑。

而竞争对手小鹏的门店数量,包括直营店88家,特许经营店90家,合计178家,是理想的1.8倍,但是今年上半年理想和小鹏的销量都是3万辆左右,这也表明在单店销售效率上,理想是有优势的。

综上的经营指标和财务数据,只是看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变化趋势,很难套用常规的价值模型去量化投资价值。

但理想 汽车 ,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增长红利很足且各发达国家都在争抢的赛道,所以得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看待它。

在重大的战略方向选择上,理想 汽车 并没有过多的理想主义,而是非常的现实。

当年,特斯拉在决定做电动车时,是从豪华的跑车切入,看中的不过是硅谷的 科技 富豪们,既有钱,又乐意尝试新 科技 的心理,同时还有一份为环保贡献力量的济世情怀。

这背后,其实是基于商业的通盘考虑,电动车技术尚未成熟,加上量产有限,价格必定很贵,如果一开始就贸贸然去敲基层市场的大门,结果大概率是吃闭门羹,而且很容易被燃油车厂联合围剿,甚至胎死腹中。

所以,从相对差异化的市场入手,不失为一个稳妥做法,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特斯拉这个战略的成功。

理想 汽车 也一样,梳理一下它的各种战略思维脉络,有两点非常清晰。

第一, 从中大型SUV车型入手,和蔚来一样,它们看中的正是市场接受度和价格优势。 过去十年,SUV凭借着强劲的动力、宽敞的空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国人不断上升的消费力则支撑起了这股SUV热潮。因此,选择SUV车型打入市场,能够很好地平摊成本,消除和同类型燃油车的价格差距,使得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能源 汽车 。

第二, 增程式的技术路线。 这点也是理想 汽车 争议最多的地方,到底理想为何会选择这个路线?

先看看下面几张图。

三种技术路线一对比,你会发现,增程式技术路线其实是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HEV混合动力中间取了巧。

它可以像插电式混动那样加油充电两不误,也具备通过燃油发动机发电、储备、放电后带动电机从而提供动力的全过程,但它没有燃油发动机直接带动车轮的功能。

它也可以像HEV混动那样仅仅通过加油,然后由燃油车发动机发电提供动力,但它同样没有燃油发动机直接带动车轮的功能。

开过燃油车的人都知道,发动机转动时噪音很大,而且燃油的转化效率并不高,即使最牛的技术,也很难超过50%,这正是燃油车常常被诟病的热效率问题。但电动车就不一样,电机转动的噪音比燃油发动机低很多,动力转换效率也更高,常常可以达到80-90%。

所以,增程式的优势就在于,既充分利用了电机代替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优势,又保留了“可以加油”的好处,这就解决纯电车型里程焦虑、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桩太少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用燃油车的方便性,开出了电动车的优越性。

新能源车这个行当非常烧钱,蔚来的老板李斌有过一句名言: “没有200亿,不要做电动车。”

实事求是地问,有多少创业车企一出手就能拿到200亿?

蔚来自己都差点因为缺钱挂掉,所以能够顺利活下来,才有资格去谈“理想”。理想 汽车 上市前披露的融资数据,是146亿,如果盲目地烧钱进去,很可能车都没出来,公司就已经挂了。

不盲目吹大炮,从最务实的路线出发,目标是活下来,再谋划未来的大局,这正是理想做战略思考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

和很多技术密集型行业一样,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新能源 汽车 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从短期活下来的角度看,理想选择增程式技术路线无可否非,事实也证明它的正确性,年度销量上,它仅次于特斯拉和蔚来,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大幅领先蔚来和小鹏。

但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对于理想 汽车 ,这个远虑,就是纯电技术路线。

从长远的新能源车发展趋势上,纯电是必然,它能更好地解决人类对于石油的依赖,以及为更多智能化的落地运用提供支撑,虽然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问题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能。这也正是增程式路线虽然有优势,但也并没有受到太多车企尤其是巨头的青睐的原因, 汽车 界更愿意将增程式视为过渡方案,而不是终极方案。

在纯电技术上,理想并没有优势,至今也没有一辆纯电车型面试。虽然在战略规划上,理想已经意识纯电路线的重要性,重点了高压快充技术,但最快也得2023年才能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效果如何未可知,但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虽然渗透率还处在增长区间,但纯电车竞争已非常白日化,各路“神仙”,传统的、新的、跨界的,都赤膊上阵,争得不好开交,理想 汽车 还有多少时间去消耗,如果不能在纯电技术路线上迅速取得突破,理想在增程式路线上获得好处,还能挥霍多久?

在研发,理想 汽车 吃过增程式的好处,费用上大幅低于竞争对手。

但过分务实的反面,也可以是畏首畏尾,一旦加大投入,财务上必然会出现亏损扩大的可能性,理想又有没有足够的魄力去壮士断腕?

据聆讯后资料显示,理想 汽车 正在开发X平台,它继承了理想ONE现有的增程序电动 汽车 平台,并配备了下一代增程电动动力系统。公司于2022年推出X平台上的首款产品——全尺寸豪华增程序电动SUV,并于2023年在X平台上推出另外两款SUV。

很明显,理想的重点之一仍然在增程式技术路线上,这能够解决它的远虑吗?

新能源 汽车 作为新生事物,是传统 汽车 和电子产品的合体,承载了人类对出行方式的革命理想,谁能够在这场大战中走到最后,取决于技术研发。

而技术研发比拼的,首先是战略方向,其次才是烧钱和人才。

增程式的选择令理想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成功地活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 但仅仅依靠这个技术路线,理想不可能赢得未来。

理想表示正大力投资高压纯电动 汽车 技术,为未来的高压纯电动车型开发两个平台—Whale及Shark,并自2022年起,理想 汽车 的所有新车型将配有与自主开发的未来L4级自动驾驶兼容的必要硬件作为标配,并立下“理想”--5年内占20%市场份额。

理想很丰满。

去年顺利登陆美股,现在又来到港股,从资本充裕的角度,理想是有着落了。而去年至今新能源 汽车 的火热,也让理想享受了股价翻倍的高光。

但在人才的问题,行业已经是“僧多粥少”的情况,即使理想愿意砸钱,就能够保证一定找得到人才吗?竞争对手个个都手握重金,比砸钱,理想不一定能过谁?

现实很骨感。

理想的回归,或许才是真正挑战的开始。